胡同深处,是一座二进带东西跨院的大宅子,青砖灰瓦,朱漆大门,看起来虽不张扬,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这……这就是殿下给我们安排的住处?”
陈大勇看着这气派的宅门,有些不敢置信。
在路上这段时间,他早已从儿子和王富贵口中得知京城地价如何金贵,这般地段、这般规模的宅院,恐怕价值不菲。
“正是。”邓峰笑着点头,“殿下说,此处清净,院落也宽敞,足够几家人分住,离国子监和日后办公的衙门都近便,请诸位安心住下。”
王老爷子和姚老爷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心思:
这京城,果然是来对了!光是这住处,就显出了六皇子对几个孩子的重视。
他们暗自盘算,等安顿下来,也得尽快在京城物色些产业,不能总靠着殿下,也得为孩子们日后在京城的立足多攒些根基。
众人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推开大门。
只见院内青石板铺地,庭院开阔,屋舍俨然,虽已是冬季,但院中几株苍松翠柏依旧挺立,透着勃勃生机。
房间众多,布局合理,采光极好。
“好!好啊!”陈铁柱拄着拐杖,连连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菊花,“这院子,比咱们老家的可强多了!又大又亮堂!”
钱秀娥也拉着张小花的手,东看看西瞧瞧,满心欢喜:“他爹,你看这灶房,多宽敞!这以后做饭可方便了!”
陈耀宗更是兴奋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探索着这个新家。
大家伙儿齐心协力,将行李一件件搬进院子,又按照长辈的意愿和各家人口,把房间迅速分好,至于他们三人,还是住着相邻的三间房。
陈耀祖一家住了正院,王家和姚家分别住了东西跨院,既相对独立,又往来方便。
一番忙碌,舟车劳顿的疲惫涌上心头。
众人烧水洗漱,洗去一身风尘,也洗去了三个月的疲惫,然后纷纷回房,踏踏实实地睡了一个解乏的好觉。
待到傍晚时分,众人才陆续醒来。
两个姐姐带着几个丫鬟婆子早已在宽敞的厨房里忙碌开来,张小花、钱秀娥也兴致勃勃地帮忙,准备一顿丰盛的接风宴。
三家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洗菜切肉,气氛融洽得如同真正的一家人。
长途的互相扶持,他们之间早已没有了任何隔阂。
就在晚膳准备得差不多,香气弥漫整个院子时,邓峰进来通报:“殿下到了。”
一瞬间,院子里热闹的气氛微微一滞。
陈大勇、王老爷子等人立刻紧张起来,连忙整理衣冠,招呼着家人准备迎接。
在他们心中,皇子殿下那是云端上的人物,能得他关照已是天大的恩典,如今亲自来访,自然要毕恭毕敬。
“快,快,都站好,待会儿见了殿下,一定要行礼,不可失了礼数!”陈铁柱低声叮嘱着家人,自己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在众人紧张而期待的目光中,一道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在邓峰的陪同下,含笑步入了庭院。
他身着月白色常服,外罩一件玄青色斗篷,容颜俊朗,气度雍容,不是赵廷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