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祖看着家人如此反应,心中既温暖又酸楚。他努力露出轻松的笑容,安慰道:
“爷,奶,小叔小婶,你们别担心。我就是跟着六皇子出去办了趟差,风吹日晒多了些,这才黑了点,瘦了点。
真没吃什么苦,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身体比从前还结实呢!”
他故意挺了挺胸膛,展示自己虽然清瘦却充满力量的臂膀。
一阵激动人心的寒暄过后,两家人各自簇拥着自家的孩子,欢天喜地地往家走。
王老爷子一家拉着王富贵,说要回家好好给他接风洗尘。
陈家众人则浩浩荡荡地朝着他们在清丰县镇上开的那家“陈记快餐店”走去——那里地方宽敞,正好设宴团圆。
快餐店如今生意依旧红火,听闻东家的大公子、那位在京城国子监读书、据说还立了大功的秀才公回来了。
店里的伙计和相熟的街坊都纷纷出来道喜,场面好不热闹。
后院里,早已摆开了几张拼起来的大桌子。
张小花和妯娌手脚麻利地张罗着,将店里最拿手的招牌菜一道道端上来——金黄酥脆的炸鸡、汁水丰盈的肉夹馍、酸辣开胃的过水鱼、热气腾腾的各式小炒……
当然,少不了陈家秘制的烤鱼和火锅,香气弥漫了整个院子,充满了令人心安的人间烟火气。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温馨。陈耀祖被祖母和母亲一左一右夹在中间,碗里的菜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耀祖,多吃点这个红烧肉,补补!”
“喝碗鸡汤,你小婶特意炖了一上午的!”
“这鱼肚子上的肉嫩,给你……”
长辈们仿佛要将这四年的亏空一顿就给补回来,不停地给他夹菜。
陈耀祖来者不拒,大口吃着久违的家乡味道,感受着这失而复得的家庭温暖,只觉得这四年所有的艰辛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值得了。
正当大家吃得热闹时,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一个奶声奶气的呼喊:“舅舅!舅舅在哪里?”
众人回头,只见陈巧菱抱着一个约莫三岁多、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她显然是收到消息后立刻从婆家赶来的,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
一进院子,陈巧菱的目光就锁定了被众人围在中间、那个黑瘦却笑容灿烂的弟弟。
她脚步一顿,眼圈瞬间就红了,声音带着哭腔:
“小弟!你……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她快步上前,也顾不得礼数,拉着弟弟的胳膊上下打量,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信里都说好,都好!这就是你说的好?你这四年,到底是怎么过的啊!”
她出嫁时,弟弟还是个白净文弱的书生模样,如今却……她这当姐姐的,心里跟针扎似的疼。
陈耀祖连忙放下筷子,站起身,笑着安慰姐姐:
“姐,你别哭啊!我这不是好好的嘛!就是晒黑了点,显得精神!”
他目光落在姐姐怀里那个正好奇地瞪大眼睛看着他的小男孩身上,心中一动,伸手道,“这就是我小外甥盼盼吧?来,舅舅抱抱!”
那小男孩也不认生,看着陈耀祖,又看看自己娘亲,似乎在确认。
陈巧菱擦了擦眼泪,对儿子柔声道:“盼盼,这就是你天天念叨的舅舅呀,快叫舅舅。”
小男孩眨巴着大眼睛,盯着陈耀祖看了几秒,忽然咧开没长齐几颗牙的小嘴,奶声奶气地喊道:“啾啾!”
这一声“啾啾”,如同天籁,瞬间融化了陈耀祖的心。
他小心翼翼地从姐姐手中接过这个软乎乎的小家伙,抱在怀里。
小家伙也不怕,伸出小手好奇地摸了摸陈耀祖黝黑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