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救驾有功(2 / 2)

“哦?但说无妨。”

景仁帝心也不免紧张起来,他怕自己看好的儿子,也会让他失望。

“儿臣……想向父皇求几个国子监的入学名额。”

此话一出,景仁帝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他设想过宇文霄可能会要实权官职,可能会要丰厚赏赐,甚至可能会为母族求恩典。

却万万没想到,他拼死换来的一个如此珍贵的许诺,竟然用在了几个国子监的名额上?

这未免太过……小题大做?甚至有些……浪费?

“国子监名额?”景仁帝微微蹙眉,语气带着探究,“霄儿,你应当知道,朕允你一个要求,其价值远非几个名额可比。你确定要用于此处?”

宇文霄早已准备好说辞,他脸上适时地流露出追忆与感激交织的神情,声音也低沉了几分:

“父皇明鉴。儿臣知道这个机会珍贵。但儿臣更知道,若非当初在长乐郡时。

有几位志同道合、亲如手足的兄弟始终相互扶持,在儿臣困顿迷茫、遭遇危难之时屡次伸出援手,儿臣或许……根本走不到父皇跟前,更无缘承欢膝下。”

他顿了顿,眼中真情流露:“他们与儿臣,并非血亲,却胜似血亲。

如今儿臣侥幸得父皇眷顾,身份不同往日,但儿臣不敢或忘昔日情谊。

他们皆有才华,只是困于地域,难觅更好的进学之阶。

儿臣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借此机会,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他们也能进入国子监这等学术圣地,精进学问,将来或可为我大夏尽一份力。

此乃儿臣私心,亦是儿臣……对过往情谊的一份报答。还望父皇成全!”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合情合理。将一个“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不忘本”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他没有为自己谋求任何私利,而是将功劳分给了曾经的伙伴,展现了一种难得的胸襟与义气。

景仁帝听完,脸上的错愕渐渐化为欣赏,最终化为畅快的笑容。

他朗声笑道:“好!好一个知恩图报!好一个重情重义!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霄儿,你不仅有勇有谋,更有如此品性,实属难得!区区几个国子监名额,何足挂齿!朕准了!

你要几个?朕即刻下旨,着吏部和国子监办理!”

景仁帝对于这个儿子之前的调查也算是格外清晰,倒的确是知晓,那几个孩子的存在。

的确不错。老六能够拥有那样的兄弟情义,是在深宫当中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

“儿臣,谢父皇恩典!”

宇文霄心中一定,知道这步棋又走对了。

他不仅如愿为陈耀祖等人铺平了道路,更在父皇心中留下了“品行高洁”、“堪当大任”的深刻印象。

这份无形的资本,远比那些有形的赏赐,更为珍贵。

殿内,父子看似温情脉脉,实则心思各异,一场围绕权力与情感的博弈,在看似平淡的对话中,悄然完成。

宇文霄的羽翼,在鲜血与谋算中,正悄然丰满。

而且在拿到名额之后内心更是火热,马上就要与他的好友们见面了。真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