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夜风带着水汽,吹散了夏末的闷热,却吹不散两个少年心头的炽热与凝重。
陈耀祖与赵廷霄并肩坐在河边的石头上,低声商议了许久,星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年轻而坚定的轮廓。
陈耀祖的脑子转得飞快,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快速分析着眼前的局势。
“廷霄兄,”
他压低声音,目光锐利,“丁老大人此番相助,恩情固然要记,但京城局势波谲云诡,人心难测。
我们绝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一人身上。需有自保之力,更需有反制之策。当然,你也得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来。”
赵廷霄点头,深以为然:“我明白。目前我们势单力薄,唯有谨慎行事。至于如何展现自己的价值?耀祖,你认为呢?”
“关键在于,”陈耀祖伸出食指,“你要有直接与皇上建立联系的‘敲门砖’。
你手中那个玉扳指,便是最好的信物。
此物务必妥善保管,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示人,但关键时刻,它或许能救你性命,或直达天听。”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道光芒,“此外,丁晓春此人,武功高强,是现成的资源。你不能只把他当作护卫或传声筒。”
赵廷霄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
“跟他学武!”陈耀祖语气坚决,“不求成为万人敌,但求有自保之力。
身体是根本,万一遇到险情,多一分力气便多一线生机。
趁着现在京城目光还未完全聚焦到你身上,抓紧一切时间强大自身,文武兼修,方能应对未来的惊涛骇浪。”
赵廷霄眼中燃起斗志:“好!我学!”
“还有更重要的,”陈耀祖继续谋划,“展现自身的价值,你需要名声!在你还弱小的时候,提前积攒清名与才名。
这就像筑高台,台基越稳,将来才能站得越高。
一个在民间有声望、有才学的皇子,比起那些只在深宫争斗的皇子,更能获得朝野上下的好感。”
赵廷霄微微蹙眉:“出名谈何容易?鸿儒书院内人才济济,想要脱颖而出已是不易,更何况名动天下?”
陈耀祖却成竹在胸,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
“此事交给我。眼下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压低声音,几乎是在耳语,“皇上派大皇子、二皇子去北方赈灾,至今成效不显,反而耗费巨大,民间已有微词。这就是你的机会!”
“我的机会?”赵廷霄有些不解。
“对!你用一篇文章,一篇能够切中时弊、提出切实有效解决北方旱灾及流民问题的策论!”
陈耀祖目光灼灼,“这篇文章,要写得鞭辟入里,既有高屋建瓴的格局,又有具体可行的措施。
写好后,不必急于发表,而是通过丁老大人的渠道,寻找合适的时机,或许能‘偶然’地呈递到御前。
皇上正为此事烦心,若见到一篇如此有见地的文章,必然印象深刻!
这比你直接出现在他面前,更能引起他的注意和好奇。”
赵廷霄听得心潮澎湃。陈耀祖的谋划,步步为营,既大胆又缜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条清晰的道路。“我明白了!文章我来写但你要帮我。”
“嗯,那肯定的呀,这是长远之计。眼下最实际的,是后年的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