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君子好逑(2 / 2)

这一路,我来护着他!家里…家里就拜托二喜和弟妹多照应了!”

陈二喜见状,赶紧上前搀扶大哥,连声道:“大哥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放心!爹娘有我和翠兰呢!

一定把二老伺候得妥妥帖帖!你安心陪耀祖去!”

陈铁柱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子长孙,眼圈终于也红了。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好!好!大勇你去,爹放心!家里不用你们操心!”

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家人复杂而又充满温情的身影。

远行的决定虽带着离愁别绪,却更蕴含着家人最深沉的支持与期望。

既然远行已成定局,陈家上下立刻如同上了发条般忙碌起来。

此时已是七月中旬,距离九月初鸿儒书院的考核之期越来越近。

陈耀祖与王富贵、姚宗胜商议后,决定七月底便动身,方能留出充裕时间赶路和适应。

钱秀娥雷厉风行,第一时间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将家中这些年积攒的银钱进行了分配。

她做主,从公中多拨出一百两银子给大房,毕竟陈大勇一家要随儿子远赴他乡,安家立业处处需要钱。

而县城的快餐铺子,则正式交由二房陈二喜和刘翠兰经营。

两兄弟对此毫无异议,毕竟大哥一家背井离乡,多拿些也是应当。

分完银钱,钱秀娥便开始张罗着给孙子准备行装。

她买了数个结实的大陶罐,亲手腌渍了满满几大罐陈耀祖最爱吃的辣白菜、酸豆角和酱黄瓜,仿佛要将家乡的味道一并给他带走。

刘翠兰这个当婶子的更是熬夜赶工,为侄子缝制了几身适合长途旅行和不同气候的崭新衣袍,针脚细密,饱含心意。

陈耀祖则利用这最后的时光,一边陪伴家人,一边大多泡在徐夫子处请教疑难。

自他夺得府案首后,学堂里的同窗们对他愈发敬重,常来请教问题,陈耀祖皆耐心解答。

这日,同窗刘文书却显得有些反常,磨磨蹭蹭等到人都走光了,才凑到陈耀祖身边,一副欲言又止、面红耳赤的模样。

“文书兄,可是有何难事?”陈耀祖放下书卷,温和问道。

刘文书支吾了半天,脸憋得通红,才冒出一句:“陈…陈兄,你…你觉得我此人如何?”

陈耀祖被这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一怔,失笑道:“文书兄何出此言?你为人诚恳,学业踏实,自是极好的。”

“真…真的吗?”刘文书眼睛一亮,仿佛受到了莫大鼓舞,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声音细若蚊蚋:

“那…那陈兄觉得…我…我当你姐夫,行不行?”

“什么?!”陈耀祖差点跳起来,手中的书卷差点砸到对方头上!

好家伙!这厮竟敢惦记他姐姐!

“你…你看上我哪个姐姐了?”他强压着“揍人”的冲动问道。

“是…是常来给你送饭的…哪位姐姐…你喊她大姐。”刘文书声如蚊讷,头几乎要埋到胸口。

陈耀祖心中顿时一凉——果然是大姐!

他仔细打量着刘文书:家境殷实(县里有布庄),自身已是半个童生,相貌周正,性格也算老实…平心而论,条件确实不错。

两人年岁相当,大姐温柔娴静,他敦厚踏实,倒也算般配。

尽管心中五味杂陈,像是自家精心养护的白菜被猪盯上了,但陈耀祖还是保持了理智。

他没有立刻答应,只沉声道:“此事…我需回家问过大姐的意思。

婚姻大事,终须你情我愿。”

刘文书闻言,虽未得到肯定答复,但见陈耀祖没有直接拒绝,已是喜出望外,连连作揖:“应当的!应当的!多谢陈兄!”

当晚,陈耀祖心事重重地回到铺子。

看着在灶间忙碌的大姐陈巧菱,她穿着朴素的衣裙,身姿窈窕,侧脸娴静美好,难怪刘文书那小子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