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刻,在重感冒的侵袭下,他的思维如同陷入泥沼,头痛欲裂,视线甚至都有些模糊。
“不能倒下…绝不能在此刻倒下…”他咬紧牙关,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利用痛感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题目下方还有具体要求:需结合经典论述,分析水患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之策。
他深吸几口冰冷的空气,努力让沸腾的脑子冷静下来。
经典?《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管子·度地》论水利…成因?
自然之变与人力不修并举…对策?疏堵结合,兴修水利,未雨绸缪…
思路逐渐清晰。
他不再仅仅思考清丰一地的经验,而是将格局放大。
他以《禹贡》导山导水之智慧开篇,论及水患乃“天时失常”与“地利失修”共致,继而尖锐指出“人和失和”更为关键——即官府懈怠、民生凋敝、水利废弛所致。
然后,他结合前些年亲身经历的防洪实践,提出了一套系统方略:
上游植树固土、中游疏浚筑堤、下游开渠分洪,并强调建立汛情预警、物资储备、民众组织体系的重要性,甚至大胆建议可将部分防洪工程与平日漕运、灌溉相结合,化害为利…
字字句句,皆源自真知灼见,既有经典支撑,又有实务经验,条理清晰,见解深刻,远超寻常书生纸上谈兵的空论。
尽管身体极度不适,但强大的意志力和对学问的敬畏,支撑着他写出了这篇极可能决定他命运的策论。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陈耀祖只觉得眼前一黑,几乎要栽倒在地。
他强撑着检查了一遍答卷,确认没有遗漏和错字,时间竟还有近一个时辰。
巨大的疲惫和病痛如潮水般涌来,他再也支撑不住,心想总算可以稍稍松懈片刻。
便也顾不得号舍冰冷肮脏,头枕着考篮,蜷缩在薄被里,几乎是瞬间就陷入了昏睡。
然而,他睡得极不安稳。迷迷糊糊中,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梦魇。
一会儿梦见自己在滔天洪水中挣扎,一会儿又梦见笔杆再次断裂,墨迹污了试卷…
他拼命想醒来,眼皮却沉重如山,胸口仿佛被什么压住,喘不过气。
就在他几乎要被梦魇吞噬之时,一声极其熟悉、仿佛来自遥远时空的怒吼如同惊雷般炸响在他脑海:“不凡!醒醒!下雨了!!外面还晒着粮食呢 !!!”
是爷爷的声音!是他上辈子爷爷每次着急时吼出的声音!
陈耀祖猛地一个激灵,从梦魇中挣脱出来,倏地睁开了眼睛,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脏狂跳不止。
哗啦啦——
耳畔是清晰的雨声!他惊愕地发现,不知何时,外面竟已下起了不小的雨!冰冷的雨丝随风斜斜打入号舍!
他大惊失色,几乎是本能地弹起身,第一时间扑向书案,一把将摊放在上的策论答卷紧紧搂进怀里,用身体护住!
再看那书案,边缘部分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一片,墨迹都有了些许晕染!
若是他再晚上片刻醒来,这凝聚了他所有心血、乃至可能决定他前途的答卷,恐怕就要毁于一旦!
一阵后怕如同冰水浇遍全身,让他瞬间彻底清醒,连病痛似乎都吓退了几分。
是爷爷…是爷爷在冥冥之中保佑了他吗?
他心如擂鼓,小心翼翼检查怀中的试卷,确认核心部分完好无损,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不敢再睡,警惕地盯着号舍顶棚。
他之前明明用油布仔细遮盖过,此刻却发现不知何时,油布边缘破了几个不起眼的小洞,雨水正是从那里渗入。
这接二连三的“意外”,让陈耀祖心底发寒。
这真的还只是运气不好吗?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参加科举,而是在上演一出“死神来了”,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完成这场考试。
雨渐渐小了些,但寒意更重。
陈耀祖裹紧湿冷的衣服,死死护着试卷,不敢再合眼,咬牙坚持着。
终于,代表考试结束的云板声穿透雨幕,清晰传来。
差役们快步走入甬道,开始收取最后一场的试卷。
当试卷被收走的那一刻,陈耀祖只觉得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几乎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