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院墙时,六大盘菜肴已摆满圆桌。
母鸡炖蘑菇油花翻滚,腊肉与干蕨菜在青瓷盘里泛着琥珀色的光。
最稀罕的是那盘青橘子,圆润的果皮上凝着水珠,在暮光下像撒了把翡翠珠子。
“快尝尝!”陈二喜剥开橘子,酸甜的汁水溅在衣襟上,“今天集上有个岭南商人,我抢了两斤!
这价格都快赶上肉了,也就是稀罕玩意儿。”
家里人虽然觉得肉疼,但看着难得一见的新鲜青橘子,也是没有说出半句心疼的话来。
不过当陈耀祖剥开橘子,丢了一半橘子进嘴里的时候,哪怕已经闻到了空气之中的酸味,可还是被酸的口腔一麻。
牙齿仿佛恨不得长腿站起来,离口出走。
其他人也是个个酸的一激灵,但却没有一个人说这玩意不好吃。
就连陈耀祖,一边酸的挤眉弄眼,一边也是把手里的橘子吃完。
除了山里的野果,还有一些应季的石榴,好品相一点的水果,几年都难得吃上一回。
最常吃到的水果就是山里头的野果,而且想要吃到野果,那可是需要几分运气的。
饭吃到一半,蒸笼里的月饼也出炉了。
陈巧菱掀开笼屉,白雾腾起时,桂花与豆沙的甜香扑面而来。
最大的五仁月饼足有碗口大,表面的莲纹被烤成金褐色,切开时果仁簌簌掉落。
一家人对着月亮拜了三拜,分食这象征团圆的点心,钱秀娥咬了口,直夸:“比城里的还实在!”
残阳如血时,牛车满载着藕粉木桶出发了。
陈巧菱她们换上簇新的衣裳,陈清芷戴着自制的绢花,裙摆扫过牛车边缘的铜铃,叮叮当当响成一串。
县城的灯火在暮色中渐次亮起,远远望去,宛如星河坠地,灯笼的光晕里,飘着糖炒栗子与桂花蜜的甜香。
摊子刚支起来,就被人群围住了。
“来碗藕粉!多加红糖!”
“葛根粉打包三份!”
陈大壮挥汗如雨地冲粉,张小花手脚麻利地打包。
几个小姑娘帮着递碗时,瞥见街角的灯笼阵,兔子灯与鲤鱼灯在风中轻晃,金线绣的眼睛仿佛要活过来。
待生意稍歇,陈二喜解下围裙:“走,带你们逛灯会去!”
姑娘们立刻攥紧荷包,陈皎月小声念叨:“我要买糖人,还要看烟花!”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时,陈耀祖特意把姐姐们护在中间。
目光警惕地避开那些挤作一团的摊位——人潮如沸,他生怕谁被冲散。
行至皓月楼前,湖面的景象让众人屏息。
九座灯塔倒映水中,琉璃瓦与红灯笼在波心碎成金鳞,恍若“千灯落湖摇碎月,万盏悬天映星河”。
这一幅景象让人看得震撼,美轮美奂,仿佛看到了仙境。
王富贵早等在门口,圆脸蛋激动得通红:“可算把你盼来了!”
他身后的阿福捧着锦盒,里面装着新制的桂花糕。
陈耀祖也把自家大姐做的月饼,双黄蛋和芝麻馅的,给对方带了各一包。
几个姐姐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弟弟口中的好友。
打量着王富贵,越看越觉得有趣:这小胖子与弟弟身形相仿,只不过笑起来多了对小酒窝。
而他们家弟弟,则是眼尾处有颗痣。
王富贵嘴甜,左一个“陈叔”,右一个“姐姐们”,哄得陈家人直乐。
“走,带你们去看最热闹的!”
王富贵拉着陈耀祖拐进一条巷子,前方的高台上,花灯如红云堆叠。
走近才发现,竟是场文人雅集,台上挂着数十盏精工细作的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