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年变化(2 / 2)

再有一个就是,如果他打算今年就入学的话,家里人盖房子的银钱可能会不够。

这些年经过他的一番打听,这读书的费用可一点都不低。

随随便便一年的束修,就差不多在3~5两银子左右。

这个价格,其实也算是公道。

但这读书束修可不是什么大头,最费钱的就是书籍,笔墨纸砚那些。

书籍一般是大头,笔墨纸砚是消耗品,这期间,他也是跟着他爹和小叔一块去过县里一趟。

趁着他爹和小叔在忙活的时候,他也悄悄去书肆看了看。

可以说光启蒙的那几本书籍,以及最基础的笔墨纸砚。

没有个8两银子都下不来。

8两银子呀!他们老陈家快大半年的收入了。

而想要走科举那条路,书自然是越多越好。

可想而知要花出去的银子简直就是如流水。

殊不知陈耀祖在这里烦恼的时候,陈大勇早就已经在悄悄的给他准备了一个惊喜。

这些年来虽然陈耀祖并没有表现出他想要去读书的模样。

但是家里人或多或少都能看得出来,这孩子不一般。

更别提整个老陈家现在就他这一个独苗。

一家人不为他考虑,还能为谁考虑?

所以今日他跟小弟在把手中的山货一扫而空之后,也是特意去跟他们这些年做买卖打交道的一位熟客打听。

这县城里头,教书的夫子有哪些?

本来陈大勇是打算上自家儿子就在镇上读几年书就好。

可谁知道他把这个打算跟自家爹和小弟一说,两个人都矢口否认。

这让他心里不知道有多失落,却不想两人拒绝他的理由竟然是,他家耀祖要是在镇上读书那简直就是被耽误的惨了。

他爹的原话是说。

“咱家耀祖这么聪明,以后一定有出息,这镇上的教书先生,连个功名都没有,这样的人,哪里教的好耀祖。”

而自家小弟拒绝的理由则是说,无论他侄子读的怎么样?只要读的好,那他们老陈家哪怕砸锅卖铁也得供下去。

听到这话的陈大勇,原本失落难过的心情早就一扫而空。

遂之则是满满的感动。

这个话题她们之前讨论过,但陈大勇一直都没给自家儿子提过这回事。

就是想着,哪天给自家儿子一个惊喜?

而家里人特意背着陈耀祖商讨了一番之后,也就这么拍板决定了下来。

而经过他们的打听,已经确认了,就在县里面念书。

只不过,这夫子倒是一项难题,让他们觉得有些难选。

而且让他们有些担忧的是,哪怕就算自家有银子了,如果人家夫子没看上眼,也不会收。

两个人也是只担忧了一会儿就烟消云散,毕竟他们家的耀祖那可是打小就机智过人。

压根就不用担心。

而今天晚上的陈家饭桌,依然还是往年那简陋的桌椅板凳。

可桌子上的菜肴却是大变样。

与以往的清汤寡水不同,现在陈家饭桌上的饭菜基本上个个都有油花。

虽说不上是天天吃肉,但一个月两三次的肉还真不缺。

油水和盐分的补充也是越来越好,家里人的精神面貌那都是不可与往日同比。

身形佝偻的陈铁柱和钱秀娥,这些年日子好过起来,不说气色红润,那也是身子骨明显硬朗许多。

其他人变化虽然算不得多明显,可家中的5位姐姐那简直就是丑小鸭变天鹅。

从以前的黄毛丫头面黄肌瘦,现在个个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

吃的好了,营养跟上来之后,气色红润皮肤光滑以及头发乌黑发亮。

谁见了不得喊一声小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