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国的谈判(二)(2 / 2)

兵不血刃地拿回南锡,再加上免除赔款……这筹码,有些超乎预期。玛格丽特主席在国内的声望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公社也能获得宝贵的喘息和建设时间。

“第三条:”韦尔斯最后说道,“为增进互信,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误判,德意志帝国与法兰西公社将建立巴黎-柏林的直接高层沟通热线渠道,确保双方能就任何可能影响欧洲稳定的事务进行及时、坦诚的沟通。”

三条说完,大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陶尔斐斯议员脸色依旧难看,尤其是听到德国要放弃对法国的赔款时,他的嘴角抽搐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奥匈帝国现在全靠德国输血,根本没资格对德国的“慷慨”指手画脚。

西尔维亚和妮可莱拉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份条约,对第三国际整体而言,相当于用暂时放弃对意大利的直接军事支援(意大利同志需要独自苦战一段时间),换取了法国和俄罗斯的实质利益(法国拿回土地免了债,俄罗斯也免了债),以及一个看似平等的对德沟通渠道。从战略上看,确实是占了大便宜。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干涉”根本就是个伪命题。德奥一旦解决了东欧的麻烦,怎么可能坐视意大利变成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的“不干涉委员会”到时候大概率会变成扯皮和互相指责的舞台。这不过是德国为了争取时间而付出的代价。

德国为什么肯付出这么大代价?

薇薇安心里冷笑。原因再清楚不过了。西班牙内战的惨败,让伊比利亚半岛落入了公社手中;短短一年多,北欧三国(挪威、瑞典、芬兰)、冰岛、马耳他、俄罗斯、希腊、爱尔兰,九个国家接连爆发革命或转向社会主义,红旗几乎插遍了欧洲外围。

虽然德国本土和核心势力范围还没被直接波及,但那股燎原之势已经让柏林感到了刺骨的寒意。持续的经济危机让德国民众怨声载道。

前执政党——中央党和保守党团目前的处境显得无比尴尬,而由于处理了大批容克贵族特权用于救市,现帝国政府的公信力也时刻摇摇欲坠。

如果在外交上再显得软弱无力,无法遏制“赤祸”蔓延,甚至还要继续“割地”(南锡)、“免债”来讨好对方,柏林当局恐怕就要面临一场严重的国内政治危机了。

他们太需要一场“外交胜利”来稳定局面,哪怕这个胜利需要付出实实在在的领土和金钱代价,哪怕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

至于奥匈?现在的维也纳还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是个问题。

“条款很清晰。”薇薇安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听不出喜怒,“法兰西公社原则上同意就这些条款进行深入探讨。但细节需要明确:南锡地区的交接时间表、方式、以及边界具体划分;赔款债务免除的法律文件效力;‘不干涉委员会’的具体权责、核查范围和各方代表级别……这些都需要逐字逐句地敲定。”

她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将皮球踢回了细节磋商阶段,这是最稳妥的外交策略。

西尔维亚和妮可莱拉也相继表态,表达了类似的立场,同意就条款细节进行进一步谈判。

韦尔斯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对方没有直接拒绝,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细节磋商虽然繁琐,但那正是外交官们的工作。

“当然,”韦尔斯点点头,“我们可以就所有细节进行充分和建设性的讨论。我相信,为了欧洲的和平与未来,我们一定能找到让各方都满意的方案。”

谈判进入了更加枯燥、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技术性磋商阶段。双方随行的外交和法律专家们开始低声交换意见,翻阅文件。炉火噼啪作响,窗外,凡尔登的雪,依旧静静地下着,覆盖着旧日的伤痕,也暂时掩盖了新一轮博弈下的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