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8日,巴黎近郊,第三国际联合研究所 - 地下深层物理实验室
厚重的混凝土隔绝了八月的燥热,空气里弥漫着冷却剂特有的微甜金属味和嗡嗡作响的低频噪音。巨大的电磁铁线圈在阴影中静默地蛰伏,复杂的管道和闪烁的仪表盘构成了这个时代最前沿知识疆域的丛林。
实验室的核心区域,气氛近乎凝固。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教授紧盯着示波器上跳跃的线条,眼窝深陷却精光熠熠。在他周围,团队的物理学家们屏息凝神,空气都像是被巨大的期待压缩了。他们的目光焦点,是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被严密磁场包裹的反应腔室。
就在两周前,这个实验的核心方向还沉浸在铀裂变的迷雾中。转折点来源于一次非正式的闲谈。
当时,安娜在路过核物理组讨论区时,随口提了一句:“铀的路线复杂,可控的热核反应……也许更关键?1934年奥利芬特他们不是用氘轰击氚出了点东西吗?数据量虽小……要不先看看氘-氚?那个或许……能量更大?”她的本意是提供另一个思路,但那双在科研时异常专注的眼睛和清晰的逻辑,让居里团队如醍醐灌顶。
几乎像是盲信,又像是抓住了一根稻草,他们将宝贵的一小部分资源瞬间倾斜到了这个理论上潜力惊人、但当时主流认为遥遥无期的轻核聚变路线上。
现在,就是这个看似疯狂的“试试看”,正站在验证的边缘。
“读数……超过临界阈值!”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声音颤抖着,几乎破了音。
示波器屏幕上,原本无序跳跃的尖峰陡然拔高,形成稳定而强大的周期信号!同时,紧贴着反应腔室的盖革计数器爆发出密集到连成一片的“哒哒”声,如同骤雨敲打铁皮屋顶!腔室侧面的一个特殊观测窗内,极其微弱、但绝对违背常规物理现象的、如同极地幽蓝晨曦的辉光,在强磁场束缚下隐约闪现!
实验室里足足沉寂了数秒钟,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
“……能量输出……稳定……持续高于输入……” 另一位物理学家沙哑地念出关键参数,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成功了……”约里奥-居里教授的声音很轻,带着难以置信的干涩,随即,他那疲惫的脸上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猛地转身,紧紧攥住拳头,对着所有人大喊:“成功了!我们第一次实现了!可观测的、能量增益的氘-氚聚变反应!”
瞬间,死寂被点燃!压抑的欢呼、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感叹、兴奋的击掌声轰然爆发!巨大的声浪在混凝土墙壁间来回震荡,淹没了所有的仪器噪音。
这是一次纯粹的、源自于人类智慧和探索本能极限突破的狂喜!它代表着打开了一扇通往几乎无限能量和基础物理未知领域的大门!其意义,在科研者心中,远非一地一城的得失可以比拟。
就在这片狂潮的中心,两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玛格丽特和安娜,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却在巴黎因理想与友情紧密相连的年轻女性,她们全程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玛格丽特的紫色眼眸亮得惊人,脸上因兴奋而染上红晕,而安娜,尽管性格偏稳,此刻也因自己那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试试看”最终引向了如此伟大的成果而激动得微微颤抖,那张专注科研时无比冷静的脸庞上同样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安娜!我的天才!你听到了吗?!你看到了吗?!‘试试看’!你的一句‘试试看’就成了金钥匙!”
玛格丽特内心的激动再也无法抑制,她忘记了身份,忘记了矜持,甚至忘记了自己已经微微显怀的身孕(虽然才一个月,孕肚尚未明显),像个小女孩一样张开双臂,欢呼着就朝同样因为激动有些发懵的安娜扑了过去。
“喂喂喂!玛格丽特!等等!你小心点!”安娜被她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但兴奋的情绪同样高涨,加上怀孕带来的情绪波动(安娜怀孕时间略长,约两个月),她也没有第一时间躲闪。
于是,在无数物理学家激动目光的注视下,在象征人类智慧巅峰的实验仪器旁,两位年轻的准妈妈——一位是领导革命的公社主席,一位是点亮了核聚变火花的工程师——就那么兴奋地抱在了一起,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身体还因为激动微微摇晃。
“我的天啊!安娜!你真是太棒了!”玛格丽特完全沉浸在巨大的科学喜悦和对闺蜜由衷的钦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