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机立断,掏出两颗香瓜手榴弹(24 Stielhandgranate 或其东方仿品),这是她作为高级指挥人员才配备的特战装备。
“张同志!掩护我!”她大喝一声,没时间解释自己如何知道他叫“老张”顺口还是“张同志”更准确。
她将其中一颗交给张振宇,自己则拉开另一颗的导火索引信片,心中默数两秒(这是实战中摸索出最合适的空爆时间),然后猛地向清军火力点最密集的侧翼奋力掷出!
张振宇没有丝毫疑问和退缩,接过那颗手榴弹,动作流畅地完成拉火、延迟、投掷的动作,目标直指另一个试图绕后的小股敌兵。
“轰!”“轰!”几乎不分先后的两声剧烈爆炸,伴随着清直军士兵的惨叫和断肢横飞,侧翼和迂回路线的攻势瞬间被打乱。爆炸的烟尘如同帷幕般升起。
“撤!交替掩护!”陈雅喊道,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她和张振宇如同两道默契的闪电,在瓦砾间跳跃、翻滚,利用弹坑和残垣断壁,向后方相对安全的地带转移。每一次短暂的停顿,手中的枪口都会喷出致命的火舌,精确地压制着试图追击的敌人。
在一次翻滚躲避一梭子弹时,陈雅的配枪不慎脱手,掉进一个狭窄的墙缝。她暗骂一声自己冒失的老毛病在关键时刻发作,但动作毫不停滞,迅速掏出配发的腰刀(一种类似抗战大刀的砍刀),准备肉搏。
就在此时,“咔嚓!”一声清脆的上膛声在她身边响起。只见张振宇不知何时已经闪到她身前,背靠着断壁,半跪着,用他那把奇特的手枪连续点射,精准地撂倒了三个冲过来的清兵。他左臂伸过来,手中赫然是陈雅刚刚掉落的盒子炮!
“接着!”张振宇沉声道,声音依旧稳定,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
陈雅一把抓过自己的枪,入手温热的触感让她精神一振。她毫不犹豫地与张振宇形成背靠背的阵势,盒子炮指向另一侧。
在这一刻,身份、疑惑都暂时被抛诸脑后,只剩下并肩作战、对抗共同敌人的战斗意志和默契。他们周围的硝烟弥漫,子弹呼啸,死亡的阴影笼罩,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张振宇换弹夹的动作快如闪电,他瞥了一眼陈雅额角的血痕和她紧握武器、眼神坚毅的侧脸,低声问了一句,声音被枪炮声掩盖大半,但陈雅却听清了:
“…你认识这把枪吗?瓦尔特ppK,巴黎黑市上流出去过几批。” 他的声音在爆炸声中几乎微不可闻,但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分量,并非闲聊,更像是某种暗含深意的试探或提醒。
陈雅心中猛地一震,1932年巴黎的碎片记忆与眼前的枪和这人奇异的身份瞬间交织!但战场容不得分神,前方响起了熟悉的军号声——是北伐军主力部队增援的信号!
她没时间回答,也无法回答,只是对着张振宇大吼一声:“增援到了!守住通道,掩护平民撤退!” 她指着不远处慌乱等待撤离的十几个百姓和伤员。这一句呼喊,既是命令,也是职责。她必须优先守护群众和伤员的撤退路线,这是刻在她这个工团主义联盟政委骨子里的革命信条。
话音未落,她已再次投入到指挥战斗和组织转移中去,额头的鲜血混着汗水流下,但背影却挺拔而坚毅。张振宇看着她的背影,眼神复杂难明,握紧了手中那把瓦尔特ppK,身影紧随其后,继续在那片交织着死亡与希望的战场上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