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东方红(2 / 2)

看着老太太被安全抬走,陈雅才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略微松弛,一股脱力的感觉涌上来。她这才注意到身边这位及时出现的“老乡”,刚才那一瞬间爆发出的力量,绝非常人所有。

“多亏你了老乡!太谢谢了!”陈雅喘着气,真心实意地感谢。她那跳脱的性子又有点冒头,一边拍打着军装上的灰尘一边问:“这炮火连天的,你怎么没跟部队撤离?多危险啊!对了,老乡你怎么称呼?”

年轻人这才站直身体,抬手摘掉了那顶压得很低的布帽,露出了一张清俊却坚毅的脸庞。

他似乎比陈雅年长几岁,眼神深邃,此刻正用一种沉静中带着探寻的目光注视着陈雅的脸庞。他没有立刻回答撤离的问题。

“张振宇。”他报出了名字,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

“张振宇?”陈雅重复了一遍,脑海里飞快地搜寻着这个名字——后方安置点登记的负责人名单?宣传队?还是哪个特殊战线的?似乎都没印象。她性格大大咧咧,有时记名字并不牢靠。

张振宇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陈雅那身沾满尘土、臂章上绣着代表工团的三角黄星和书本图案、左臂佩戴着临时军法处臂章的工装式军服,最后停留在她年轻而写满关切和一丝疑惑的脸上。他微微蹙了蹙眉,似乎在确认着什么。

“陈政委,”他开口,语气不再是单纯对长官的敬称,倒像是熟稔的称呼,“我找你,有点事。”

“找我?”陈雅惊讶地扬起眉毛,那双明亮而总是带着点冒失劲的大眼睛里充满了不解,“什么事?现在?老乡,这里太危险了……” 她话没说完,又是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炸开,巨大的气浪和震动让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她身为政委和军法维护者的责任感瞬间压倒了其他思绪,急声道:“等等!老乡,你怎么知道我是政委?还有,按规定战区清场后非军人必须离场!你是哪个安置点的?这需要登记报备……”

她说着,习惯性地就要摸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那不仅是记录军纪的象征,也是她作为革命法律修习者的标志。

张振宇看着她这副又警惕又恪守职责、但显然没把自己当成威胁的模样,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他没有回答她的疑问,目光越过陈雅,瞥了一眼不远处街垒后一名战士正用信号旗打出的警告:清直军一小股残兵正向这个方向渗透!

他眼神一凝,突然上前一步,猛地抓住陈雅的手腕,将她用力向旁边一堆沙包掩体后面拽去。“小心!”

几乎就在同时,“哒哒哒哒!”一梭子弹带着灼热的气息,狠狠扫在他们刚刚站立的位置,溅起一片碎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