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树倒猢狲散(2 / 2)

皇后胸中快意翻涌,扶着剪秋的手步出暖阁。晨光恰好落在她烟霞蓝底色的百子刻丝对襟羽纱袍上,衣料流转的光泽却掩不住眼底的寒。目光扫过回廊,正撞见敬妃冯若昭抱着一岁多的弘景,在养心殿外的玉兰花下徘徊。

“弘景乖,可知皇阿玛这养心殿,为何要叫‘养心’?”冯若昭语气温柔,指尖轻轻蹭着孩子软乎乎的脸颊,一派慈和模样。

弘景养得白白胖胖,小胳膊小腿都透着结实,只是眼神瞧着不甚灵动。许是殿外风凉,又或是被周遭肃穆气所扰,他在敬妃怀里不安地扭来扭去,小脑袋一个劲往冯若昭颈窝里钻。

随行的宫女如意眼尖,先瞥见了皇后仪仗,忙矮身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慌乱:“奴婢参见皇后娘娘!”

冯若昭心头一凛,忙抱着弘景转身,屈膝跪倒在地,脊背绷得笔直。宜修却只淡淡瞥了她一眼,竟未如往常般吩咐“起来吧”,只慢悠悠开口:“‘养心’二字,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最要不得的便是贪念。这日头眼看着要毒了,敬妃带着六阿哥在这儿候着,就不怕晒坏了皇上的心头肉?”

冯若昭额头抵着微凉的金砖,猜不透皇后这话里的深意,只得小心翼翼回话:“回皇后娘娘的话,弘景这几日总念叨着皇阿玛,臣妾便带他来请个安。不求别的,能远远给皇上磕个头,孩子就安心了。”

宜修的目光落在弘景脸上,那孩子被她身上不怒自威的气势慑住,小嘴一瘪,眼眶瞬间红了。她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话锋陡然转厉,冷意直透人心:“本宫记得,你素来与莞嫔不甚亲近。怎么,如今也学了旁人的法子,借着弘景的面子求皇上心软,想替她说话?”

这话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冯若昭抱着弘景的手臂猛地一颤,额头压得更低,指甲却狠狠掐进了掌心——这诛心的揣测,简直要将她的体面撕得粉碎!“皇后娘娘明鉴!臣妾绝无此意!莞嫔之事自有皇上圣断,臣妾万不敢妄议,只是单纯带六阿哥来给皇上请安……”

“哦?”宜修微微挑眉,声音里的嘲讽藏不住,“是吗?可如今宫里谁不晓得,莞嫔的母家甄氏正被弹劾得翻不了身。你偏在这时候,带着皇上的亲儿子在养心殿外晃悠——是盼着皇上见了孩子,念及父子情分,连带着对甄家也手下留情?”

冯若昭的脸色瞬间褪得惨白,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心底却有一簇怒火在暗烧——这毒妇!竟这般颠倒黑白、编排于她!“臣妾不敢!臣妾对娘娘、对皇上忠心耿耿,从未有过这等悖逆心思!”她怀里的弘景彻底被这紧绷的气氛吓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小小的身子在她怀里剧烈地扭动着,泪水混着鼻涕蹭湿了冯若昭的衣襟。

宜修目光扫过敬妃那张刻意维持端庄的脸,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你若实在不会教孩子,本宫索性去回禀皇上,将六阿哥挪去寿康宫,由太后与太妃们亲自教养。说起来,朝瑰公主的生母祥太嫔,正缺个孩子在跟前作伴呢。”

这话如惊雷般劈在敬妃心上,她抱着弘景的手臂猛地收紧,弘景是她在这深宫里唯一的念想与依靠,若真被挪去寿康宫,与夺走她的性命别无二致!敬妃死死咬住下唇,尝到了口腔里蔓延开的淡淡血腥味,指甲几乎要嵌进金砖的缝隙里。好一句“掂量清楚”,这哪里是提醒,分明是赤裸裸的威胁!她再无半分迟疑,连连叩首,声音里的恭顺之下,是藏不住的骨血寒凉:“臣妾……臣妾谨记皇后娘娘教诲。”

宜修这才收回目光,连多余的眼神都未再给她,转身对身后的宫女吩咐道:“传本宫的话,让敬妃带六阿哥回去好生教养。规矩一日学不好,便不必带他来养心殿扰了皇上清净。”说罢,拂袖便往回廊那头去了,淡蓝色的纱衣下摆扫过门槛,带起一阵凌厉的风,落在敬妃脸上,竟像一记无声却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