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自食其果(2 / 2)

年世兰谢了恩,顺势在皇帝身侧的空位坐下,腕间玉镯被她轻轻转着,发出细碎的磕碰声,眼角余光却已将殿内诸人的神色扫得一清二楚。

甄嬛仍僵在那里,方才被皇帝话语稍稍暖起的一点希冀,此刻又被满堂沉默冻成了冰,嘴唇嗫嚅着,喉咙里像堵了棉絮,终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宜修坐在对面,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显然没料到皇帝会对年世兰这般和缓,更没料到她竟真能安稳坐下,成了这场好戏的座上宾。

年世兰低眉浅浅一笑,对皇后的愠怒视若无睹。她本就不是来解围的,不过是来看这场戏如何收场——皇帝对甄嬛那点转瞬即逝的怜惜,皇后藏在端庄底下的龌龊算计,还有甄嬛那份自以为是的情深被戳破后的难堪……这一切,可比戏文里唱的热闹多了。

她轻轻呷了口茶,茶盏与茶托碰撞的声响,在死寂的殿内竟格外清晰。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她且坐在这里,看这寿康宫里的风云,究竟能翻涌成什么模样。

太后没再理会年世兰,目光重新锁在甄嬛身上,语气不容置喙:“既不是见不得人,那就摘了吧。哀家倒要瞧瞧,是什么金贵模样,要这般藏着掖着。”

甄嬛心头猛地一紧,指尖下意识攥住了纱巾边角,指节泛白。面上的红疹还未消退,此刻露出来,少不得又要被安上“不敬”“失仪”的罪名。她忙屈膝叩首,声音带着细微的颤:“回太后,臣妾并非有意遮掩,只是前几日不慎沾染了花粉,脸上起了细密疹子,怕冲撞了太后与皇上,才斗胆以纱巾遮面,还请太后恕罪。”

“花粉?”太后冷笑一声,那笑意里满是不屑,“你宫里的花草哀家不是没见过,向来仔细得过分,怎么偏这会儿就沾染了花粉?哀家看你是心里有鬼!”她说着,头也未抬,只朝旁侧扬了扬脸,“剪秋。”

剪秋早已得了皇后与太后的示意,闻言立刻上前,动作干脆得不带一丝犹豫。不等甄嬛反应过来,她已伸手一把扯下了甄嬛面上的纱巾——那薄纱飘落的瞬间,甄嬛脸上星星点点的红疹,瞬间暴露在众人眼前。

纱巾轻飘飘坠在地上,甄嬛脸上那些细密的红疹子顿时无所遁形,像落了片难看的碎红斑。皇帝瞳孔猛地一缩,指尖捏着的海棠帕子又紧了紧——他是真没料到,她遮着的竟是这副模样。宜修眼角先是掠过一丝错愕,随即那点惊讶就沉了下去,化成更深的冷意:原是起了疹子,倒不是故意拿乔装腔。可这样一来,反倒更像做了亏心事,才急火攻心弄成这副狼狈相。

甄嬛被剪秋这猝不及防的一扯惊得后退半步,下意识就抬了手想捂脸,可太后那道凌厉的目光扫过来,硬生生逼得她僵在原地,指尖悬在半空,连动都不敢动。她脸色白得没了血色,却仍梗着脖子挺直脊背,声音发颤却透着股不肯服软的倔:“太后……”

太后盯着她脸上的疹子,先是愣了愣,随即眉头拧得更紧,脸色沉得能拧出水来:“好端端的,怎会弄成这副鬼样子?莫不是……私下用了什么不该用的东西?”这话轻飘飘的,尾音却带着钩子,明晃晃把这疹子和“纯元旧物”的流言勾在了一处。

甄嬛心口像被这钩子狠狠剜了一下,眼眶“唰”地就红了。方才强撑着的那点体面,在皇帝探究、宜修嘲讽、太后审视的目光里,终于“咔嚓”一声裂了缝。

“太后……”她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砸下来,混着脸上的红疹,瞧着又狼狈又可怜。“臣妾也不知啊……许是孕期体热,郁气散不去,又或是……又或是误碰了什么东西,这才……这才成了这般模样……”

她一边哭,一边抖着双手去摸腰间的锦囊。原想用来证清白。可指尖偏生不听使唤,因为慌乱一个劲地发颤,系绳解了半天也没解开。宜修在旁冷眼看着,嘴角噙着点若有若无的笑,那神情分明在说:这会儿才想着自证,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