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的秋风带着凉意,吹进国信集团总部的会议室。窗外的梧桐树开始落叶,一片片飘落在楼下的草坪上,像极了当下楼市的萧瑟景象。会议桌前,赵山河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目光落在面前的项目回款报表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报表上红色的下滑箭头触目惊心,多个商品房项目的回款率较上月下降了30%,现金流预警的红灯已经亮起。
“赵总,三季度商品房销售回款比预期少了2.3亿,有3个项目的施工方已经在催进度款了,供应商那边也在问什么时候结货款。”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焦虑,“如果回款再跟不上,下个月的员工工资都可能受影响。”
坐在对面的老副总王建军靠在椅背上,双手抱胸,语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我早说过,不该把精力都放在代建这种赚慢钱的业务上,商品房才是利润大头。现在好了,楼市一降温,回款就掉链子,当初要是听我的,多拿几个高溢价地块,现在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赵山河没有理会王建军的嘲讽,抬手示意财务总监继续说。他心里清楚,楼市降温是必然趋势,高杠杆拿地的房企迟早会出问题,国信能有现在的局面,已经是万幸。
“目前公司账上的可用资金只剩8000万,除去必要的运营开支,能用于支付工程款和供应商货款的只有5000万,缺口至少1亿。”财务总监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空调的送风声在空气中流动。
王建军再次开口:“实在不行,就找银行贷款呗,现在国企贷款利息低,先把难关渡过去。等楼市回暖了,回款自然就上来了。”
“贷款?”赵山河终于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建军,“现在楼市降温,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政策已经收紧,就算能贷到款,也会增加公司的负债率。我们现在的负债率是4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75%,这是我们的安全垫,不能轻易动。”
他起身走到文件柜前,取出那个标志性的蓝色文件夹。文件夹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边缘被磨得发亮,里面装着国信的“生命线”——从风险预警报告到应急方案,从负债率控制标准到现金流管理细则,每一页都凝聚着赵山河的心血。
“还记得我们去年存的1亿应急资金吗?”赵山河打开文件夹,抽出一份《国信集团应急资金管理办法》,放在会议桌上,“当时我就说过,楼市有周期,风险随时可能来,这笔钱就是我们的救命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了。”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这笔应急资金是赵山河力排众议,从去年的利润中留存下来的,当时王建军等人坚决反对,认为应该把钱投入到新的地块竞拍中,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
“赵总,动用应急资金是不是太谨慎了?”王建军反驳道,“楼市降温只是暂时的,说不定年底就回暖了,现在把应急资金用掉,要是以后遇到更大的风险,我们怎么办?”
“暂时?”赵山河冷笑一声,从蓝色文件夹里又抽出一份《2014-2015年房地产市场趋势分析报告》,“这是周磊团队做的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政策环境,楼市降温至少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甚至可能更久。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稳定,保员工工资,保供应商货款,只有这样,才能在楼市回暖时抢占先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应急资金的使用方案我已经想好的,优先支付施工方的进度款和供应商的货款,确保项目能正常推进,不能出现停工的情况。员工工资一分都不能少,这是我们对员工的承诺。”
周磊立刻附和道:“赵总说得对,施工方和供应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员工是我们的核心资产,不能因为暂时的现金流困难就失信于他们。我刚才算了一下,1亿应急资金刚好能覆盖目前的资金缺口,够我们撑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