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召集了所有管事,进行每日例行的碰头会。一张巨大的木板被立在墙边,上面用木炭画满了各种表格和进度条,清晰的标注着每一个事情的进展,消耗和人员分配。
“今日 ,铁匠铺产出钢斧十五柄,钢锄头二十把,钢制枪头三十个,全部达标。”王铁锤的声音洪亮,脸上满是自豪,“木工坊那边,水车的主体结构已完成了七成,预计三日内就能下水测试。”
“砖窑第二窑已经入窑,预计明天下午可以开窑。第一批砖已经用于加固谷口防御工事。”李木匠紧接着汇报。
听着一项项喜人的成果,在场的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彩 。
叶蓁蓁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又指着表格上的一栏,神情严肃起来。
“成果喜人,但问题也同样存在。”她的声音让现场安静下来,“大家看这里,我们的铁矿石储备,只够维持目前产量七日。木炭的消耗也远超预期,负责伐木和烧炭的队伍,已经开始显露疲态。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高速发展,不能以透支我们的人力和资源为代价。从明天起,所有工坊实行轮班制,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有充足的休息。同时,我们需要规划出一条更有效率的道路,将山里的矿石和木材运出来。
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头脑发热的兴奋,也让他们看到了这位女主人惊人的远见。她不仅能带领他们创造奇迹,更能冷静地看到奇迹背后潜藏的危机。
会议结束时,夜已深沉。
叶蓁蓁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走回自己的小屋。萧衍正坐在灯下,手中拿着的,正是那柄新制的短刀,似乎在想些什么。
看到她进来,他将刀放在桌上,起身为她倒了一杯温水。
“都解决了?”他问。
“暂时。”叶蓁蓁接过水杯,暖意从手心传遍全身,“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想要它不倒下,就必须不断地给它新的动力。我们现在,刚刚解决了内部的动力问题。
萧衍走到她的身后,双手搭在她的肩上,力道适中地为她按捏着。
“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心疼,“清水谷在你的手里,短短一月,几同换了人间。”
叶蓁蓁舒服地靠在他身上,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力量,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她沉默了片刻,忽然轻声说道:“萧衍,我们的钢刀很锋利,能砍断敌人的兵器:我们的砖墙很坚固,能抵御外来的侵袭。可……我们的战士受伤了,需要的药材,山谷里不一定都有:我们的人想吃口咸的,需要的盐巴,地里也种不出来。’
萧衍按捏的动作停住了。
他明白她的意思。清水谷可以自给自足,但这种自足,是有极限的。他们像一个被困在琥珀里的巨人,虽然强大,却与世隔绝。
“你想走出去?”他问,声音低沉。
叶蓁蓁转过身,迎上他的目光。灯火下,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
“不是走出去,是把手伸出去。”她一字一句地说道,“用我们有余的,去换我们所需。清水谷,不能永远做一座世外桃源。它必须成为一个能够呼吸、能够与外界交换有无的活物。”
萧衍凝视着她,许久,缓缓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落在桌上那张简陋的地图上,地图的边缘,是他们从未踏足过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