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兴农工解内需(2 / 2)

一场技术危机,在叶蓁蓁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化为无形。

工匠们再无怀疑,干劲比之前更足了。

解决了工坊的难题,叶蓁蓁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另一片决定着清水谷未来的地方——农田。

她召集了谷里最有经验的几个老农,开门见山:“几位老伯,如今谷里人多了,光靠现有的收成远远不够。我想将那片向阳的坡地全部开垦出来,大规模种植土豆。”

一听这话,为首的孙老伯却皱起了眉头。他搓着那双满是老茧的手,面露难色:“夫人,这土豆是好东西,大伙儿都知道它高产。可……这么大片地全种上它,怕是不妥啊。”

“哦? 为何不妥?”叶蓁蓁问道。

“地力会耗尽的呀!”孙老伯急切地说道,“庄稼跟人一样,也挑食。这地里连着种同一样东西,不出两年,地就饿瘦了,到时候别说高产,能长出几个歪瓜裂枣就算不错了!

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理儿。”

“是啊夫人,地得歇,得换着种才行!”其他几个老农也纷纷附和。

叶蓁蓁笑了。她要等的,就是这句话。

“老伯们说的对,地力的确是关键。”她赞同地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从随身的布包里,又取出了一小捧金黄饱满、如同珍珠般的颗粒,“所以,我没打算只种土豆。”她将那捧玉米粒递到众人面前:“这是我偶然得到的另一种海外良种,叫玉米。我们开辟一块试验田,不光种土豆,还要种它,再种上我们常见的豆子。”

她再次捡起树枝,在地上画出几块田垄的示意图。

“我的想法是,今年这块地种土豆,旁边那块地种玉米,再旁边那块地种豆子。等明年,种土豆的地就改种豆子,种豆子的地改种玉米,种玉米的地再来种土豆。咱们让土地也“换换口味’,轮流来。

“豆子能养地,这个我们知道。可……这么折腾,能成吗?”孙老伯还是有些疑虑。

“能不能成,试了才知道。”叶蓁蓁的目光诚恳而坚定,“我向大家保证,试验田的一切产出,都归参与的农户所有,不计入公仓。如果失败了,所有损失算我的,我用双倍的工分补偿大家。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每一分地力都用到极致!”

她的话掷地有声,既有对传统经验的尊重,又展现了敢于承担风险的魄力。

老农们对视一眼,最终,孙老伯一咬牙,将那几粒金黄的玉米握在手心,郑重地点了头:“成!夫人您有这份心,我们这些老骨头就陪您赌一把!您说怎么种,咱们就怎么种!

于是,在清水谷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中,一片崭新的试验田被开辟了出来。一场关于轮作、间作的农业革命,在几个老农的半信半疑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夕阳西下,将整片山谷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

叶蓁蓁直起酸痛的腰,看着眼前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工坊的炉火已经点燃,农田的种子已经播下,一个月的时间,她必须与天争时。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一件带着体温的外衣,轻轻披在了她的肩上。

“天凉了。”萧衍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叶蓁蓁回头,对他笑了笑,眼眸中映着漫天霞光,也映着眼前这片勃勃生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