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躯壳之缚:星海虫祖 > 第169章 家的崩塌与沉寂

第169章 家的崩塌与沉寂(1 / 2)

曙光之城第三居住区,b-17号公寓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微弱而坚韧,像风中残烛,勉强照亮着这间不足四十平米的狭小空间。窗内,林建国和周芳并排躺在坚硬的板床上,并未入睡。五年的时光,并未如流水般冲淡记忆,反而如同沉重的磐石,将那些集中在五年前的剧变,死死压在心头,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过往的伤痕,清晰得如同昨日。

五年前

一切始于林羽的失踪。

那本应是充满希望的开始。儿子林羽刚刚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照片上的他穿着学士服,笑容阳光,眼里有光。他说找到了一份前景不错的工作,搬出了家,开始了独立生活。起初,电话和简讯虽然比上学时少了,但每周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报个平安,说说工作上的趣事,或者抱怨一下合租室友。那根连接着家与远行游子的线,虽然细,却始终紧绷着。

直到有一天,这根线毫无征兆地,“啪”一声断了。

电话那头只剩下冰冷而规律的“您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发送的信息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回音。起初,他们以为只是手机丢了或者暂时不方便,但一天,两天,一周……不安如同墨汁滴入清水,迅速扩散弥漫。

他们疯了似的寻找。报警,警察立案了,但最初的排查一无所获。登报,寻人启事印着林羽笑容灿烂的照片,散落在城市角落,却唤不回一丝线索。求助所有能想到的亲戚、朋友、林羽的同学……回应大多是无奈的摇头和空洞的安慰。林建国请了假,骑着那辆旧电动车,跑遍了林羽可能去的地方,出租屋早已换了租客,公司人事部门表示林羽因缺席已离职,原因不明。

最初的焦急、担忧,逐渐被漫长的等待和日益沉重的无力感取代。希望,如同断线的风筝,在呼啸的风中越飘越远,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留下手心里空攥着的那截断线,勒得心生疼。

家里的笑声肉眼可见地消失了。电视很少再打开,饭桌上总是沉默,偶尔的交谈也围绕着“会不会是……”、“也许只是……”这类苍白无力的猜测。林建国眉宇间的“川”字纹路,如同被刀刻斧凿般,一日深过一日,那是焦虑和无数次紧锁眉头留下的印记。周芳的失眠症和胃痛,就是从那时起,如同附骨之疽,牢牢缠上了她。夜深人静时,她常常睁着眼直到天明,耳朵捕捉着楼道里任何一丝可能的脚步声,心里反复咀嚼着儿子可能遭遇的种种不测。那个曾经充满期盼和温暖的家,被一层厚重、无形的寂静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失踪的伤痛还未结痂,甚至尚未被时间包裹成一道隐秘的疤痕,一场更冰冷、更残酷的霜冻便骤然降临。

那是一个普通的傍晚,新闻联播里,主持人用毫无感情的声音,播报了一条足以让林建国和周芳世界崩塌的消息,他们的儿子林羽,被全球联合机构列为SSS级通缉犯!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林羽的身份信息和照片,罪名是……恐怖分子!

这消息不是惊雷,惊雷过后尚有雨停风歇之时。这消息是北极吹来的万年寒风,瞬间将他们残存的世界,连同最后一丝微弱的希望,彻底冰封。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林建国第一次在妻子面前失控地咆哮,拳头狠狠砸在墙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凹痕。周芳则直接瘫软在地,浑身冰冷,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眼泪无声地汹涌而出。

愤怒?有的。对他们竟敢如此污蔑自己品性纯良的儿子的滔天怒火。

冤屈?刻骨的。那种百口莫辩,仿佛被全世界指着脊梁骨咒骂的绝望。

但更多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和恐惧。

几乎一夜之间,他们从“值得同情的失踪者家属”,变成了“人类公敌的亲人”、“恐怖分子的父母”。邻居们投来的目光变得复杂而警惕,原本还算和睦的关系瞬间降至冰点,甚至在超市买菜时,都能感受到身后指指点点的视线。亲朋好友的通讯录变得异常安静,偶尔接通的电话,也充满了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难以掩饰的疏离。有不明身份的人上门“询问情况”,语气客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审问意味。

女儿林星正在读高中,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在学校里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孤立、窃窃私语、甚至公开的排挤……她变得沉默寡言,眼神里失去了少女应有的神采,总是低着头,快步穿梭于校园和家之间。家,这个最后的避风港,也彻底沦陷,成了被无形目光时刻审视、包围的孤岛。他们不敢再轻易提起林羽的名字,仿佛那是一个禁忌的咒语,会招来更大的不幸。

通缉令带来的震惊、冤屈与世态炎凉,尚未被内心完全消化,真正的、物理意义上的末日,便以最粗暴的方式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