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无声的惊雷(2 / 2)

没有人能回答。那十七秒的数据洪流,其蕴含的信息量可能远超人类过去数十年对月球遗迹研究的总和,但其内容、其目的,完全是一个谜。

“分析!立刻开始初步分析!”陈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依旧发颤,“优先寻找重复模式、基础符号单元、任何可能的结构性规律!快!”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压抑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投入到对这突如其来“天赐”或者说“天谴”般的数据的分析中。他们像是在海滩上试图用双手舀起整个海洋的孩子,茫然却又拼命。

数小时过去了,初步结果令人沮丧,却又带着一丝令人毛骨悚然的震撼。

“无法解析……完全陌生的信息架构和编码方式……”

“能量图谱的复杂程度……我们现有的数学模型根本无法描述其万一……”

“但是……博士,你看这个……”一名负责模式识别的科学家颤抖着调出了一组数据对比。

那是一段极其简短的、从数据洪流中剥离出来的能量频率模拟图,与之前那次失败的能量导流器实验最后千分之一秒捕捉到的异常谐波,以及后来能源组勉强稳定下来的那种优化能耗的混合光波,有着一种惊人的、仿佛源自同一基础的“神似”!

只是,“星之遗物”释放出的这段频率图谱,其精妙、复杂、高效的程度,比起他们模仿出来的粗陋版本,如同浩瀚星海之于一粒微尘!

“它……它是在回应我们?”另一名科学家难以置信地推测,“因为我们持续的能量试探,因为它之前泄漏出的那点‘碎屑’被我们笨拙地模仿了,所以……它给了我们更多?或者……是在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模样?”

这个猜想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如果这是真的,那意味着“星之遗物”并非完全死寂,它内部可能存在着某种机制,在监控着外界微弱的互动!而它这次突然的信息倾泻,是奖励?是警告?还是某种……自动化程序被触发后的本能反应?

陈明感到一阵冰冷的寒意,比月球的严寒更甚,从脊椎一路蔓延到头顶。

他们之前的研究,如同孩童在巨兽巢穴外敲打石子,本以为悄无声息,却可能早已惊动了巢穴深处某种无法理解的存在。而这次的信息洪流,或许就是那巨兽无意识的一次翻身,或者……一次投向巢穴外的、淡漠的一瞥。

这“瞥视”中蕴含的知识,可能远超人类想象,但也可能蕴含着无法预知的危险。

“广寒宫”前哨站的孤灯,在无尽的黑暗虚空中,刚刚凭借捡拾到的星尘勉强维持着微光,却突然被一道无声的、来自深渊的惊雷劈中。

这雷声没有带来毁灭,却带来了一个更加庞大、更加幽深、更加令人恐惧的未知。

他们是该为这“天降之礼”而狂喜,还是该为可能惊醒的东西而战栗?

陈明看着屏幕上那浩瀚如烟海、却又冰冷如墓志铭的未解数据,第一次对“知识”本身,产生了巨大的敬畏与恐惧。

他们的求生之路,似乎闯入了一片更深、更黑暗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