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沈知远)在一旁补充道,眼神锐利而坚定:“我们选择留下这些,不是希望你为我们复仇,或是重复我们的道路。而是希望,当真相被迷雾笼罩,当道路出现分歧时,你能拥有做出自己判断的依据。记住,科技本身无分对错,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心,在于……守护生命本身绽放的、无限的可能性。”
影像的最后,母亲温柔地抚摸着那枚胸针:“这枚‘星辉’,是你父亲和我用实验室的边角料做的,里面融入了一点……特别的小东西,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帮你稳定心神。明薇,无论未来如何,勇敢地走下去。”
影像到此戛然而止。
林晓月握着那枚名为“星辉”的胸针,眼眶不受控制地湿润了。她仿佛能感受到影像中父母那份深沉而无言的爱,以及他们将如此沉重的秘密和期望托付给她时的复杂心情。这不是家族的宝藏,而是责任的火炬,是真相的钥匙。
她小心翼翼地将胸针别在自己的衣领上,那温凉的触感奇异地让她有些纷乱的心绪平静了些许。然后,她拿起了那枚黑色的数据芯片。
下节:无声的警示与新的谜题
没有急着立刻读取芯片,林晓月看向一直沉默注视着她的沈瀚山。
“爷爷,您早就知道……父母研究的真相,对吗?”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沈瀚山缓缓放下茶杯,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遥远的过去。“知道一部分。知道他们在进行一项极其前沿,也极其危险的研究,涉及到意识的本质。知道他们与顾家,因为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也知道……他们的‘意外’,并非偶然。”
他叹了口气,那叹息沉重得如同压上了整个家族的岁月。“晓月,沈家能屹立不倒,靠的不是锋芒毕露,而是审时度势,是藏拙。有些真相,知道得太早,是祸非福。如今你羽翼渐丰,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力量,也是时候把这些交还给你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最近,我察觉到一些暗流。有些沉寂多年的老家伙,又开始活动了。他们对你父母当年的研究,似乎从未死心。你……要小心。”
林晓月握紧了手中的芯片和胸针,感觉它们重若千钧。父母的研究日志,“星耀会”的“格式化”,“摇篮”的污染态,顾家的“基石”路径分歧……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加庞大和黑暗的漩涡中心。
“我明白,爷爷。”她抬起头,眼神恢复了清明与坚定,“我会弄清楚一切的。”
离开老宅时,夕阳西下,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坐进车里,没有立刻启动,而是将那份沉重的数据芯片,连接到了随身携带的、经过“晓光”系统加密的便携读取器上。
大量的、带着时间印记的研究日志、复杂的意识波动图谱、关于“平行世界记忆投射”的大胆假设、以及与“顾氏”早期关于“基石”构想的激烈争论……海量的信息涌入,其中一些关键片段,与她从海底基地获得的数据,以及顾临渊的警示,惊人地吻合,甚至互为补充。
然而,在翻阅到日志接近尾声的部分时,几段被特殊标记、语气异常急促的记录,引起了她的高度注意:
“……实验出现不可控变量!‘通道’彼端的意识碎片比预想中更……具有侵蚀性!”
“……他们在利用‘通道’!试图反向定位我们的坐标!”
“……必须立刻终止!启动‘涅盘’协议!数据封存!绝不能让‘钥匙’落入他们手中!”
“……小心……‘观察者’……一直在……”
记录在这里突兀地中断。
“钥匙”?“观察者”?林晓月的心脏猛地一缩。父母似乎不是在单纯地进行科学研究,他们更像是在……抵御着什么?而那个“观察者”,是否就是她在网络深处感受到的那些“冰冷低语”的源头?
历史的尘埃被拂去,露出的并非清晰的答案,而是一个更加深邃、更加危险的谜题。她别在衣领上的“星辉”胸针,在车内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