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但必须设定边界阈值,否则会导致系统资源被无限占用,降低整体效率。”顾云深冷静地补充,手下已经开始修改参数。
“哎呀,顾老板,你这‘效率至上’的毛病得改改!有时候看似低效的‘冗余’和‘试错’,才是应对未知的王道!这叫……生态智慧!”林晓月据理力争。
“生态智慧也需要在资源有限的现实中找到平衡点。”顾云深不为所动,但手指在光屏上划出的新公式,显然已经吸纳了她的部分观点。
他们有时会因为一个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林晓月甚至会气得跳脚,吐槽顾云深是“没有感情的代码机器”;而顾云深则会用一句“你的方案存在37.5%的不确定性风险”把她噎得直翻白眼。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默契的。往往林晓天马行空的一个想法,顾云深能立刻心领神会,并将其转化为严谨可行的技术路径;而顾云深提出的一个精妙架构,林晓月也能瞬间理解其精髓,并从人性化和生态角度提出优化的建议。
在这种高效又“吵闹”的合作中,“晓光”新体系的蓝图逐渐清晰、丰满。它既拥有“守护者”的冷静与强大,又具备了“生命网络”的温暖与韧性。它像一个被注入了灵魂的巨人,既有坚不可摧的钢铁之躯,又拥有着生生不息的自然之力。
下节:命名的艺术与未来的微光
当核心架构最终定型,一个颇具仪式感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为新体系命名。
技术团队提出了不少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字,诸如“永恒壁垒”、“混沌之心”、“守护者II型”等等,但林晓月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她戳了戳旁边还在做最后数据校验的顾云深:“喂,顾老板,给点意见?总不能一直叫‘新体系’吧?听起来像某个网游的未完成品,一点排面都没有。”
顾云深从光屏前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决定就好。”
林晓月摸着下巴,眼珠转了转,嘴里念叨着:“既要体现我们俩的精诚合作(虽然过程有点吵),又要代表光明和希望,还得有点独特性……‘深月系统’?不行不行,太直白,像某种情侣软件。‘破晓’?好像又有点中二……”
她苦思冥想,目光无意中扫过窗外。此时正值黎明前夕,深蓝色的天幕边缘已经透出了一丝微弱的金色光芒,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她脑海中忽然闪过顾云深之前说过的一句话,眼睛猛地一亮。
“有了!”她兴奋地一拍手,“就叫‘晓光’!破晓之光,既包含了我的‘晓’字,又象征着黑暗之后的希望和新生!而且和我们现有的网络名字一样,有传承性!怎么样?”
她双眼亮晶晶地看着顾云深,像个等待表扬的孩子。
顾云深看着她那充满活力的样子,又看了看窗外那缕逐渐扩大的晨光,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晓光……”他低声重复了一遍,似乎品味着这个名字的意味,然后抬眼看向林晓月,眼神深邃而专注,“很好。”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让林晓月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就在这时,顾云深面前的通讯器再次响起,是艾伦的加密线路。顾云深接通后,听了几句,神色微微一动。
“怎么了?”林晓月察觉到他表情的变化。
顾云深结束通讯,看向她,目光凝重中带着一丝锐利:“我们布下的‘饵’有反应了。之前试图访问你故意留出的防御文件的那个未知权限,刚刚再次出现,并且……尝试向一个位于公海的、伪装成海洋科研中继站的坐标,发送了一段加密数据包。”
林晓月精神一振,脸上的轻松瞬间被猎手般的警觉取代:“终于忍不住了?能追踪到最终目的地吗?”
“数据包被多重加密和跳转,追踪需要时间,但方向已经明确。”顾云深调出星图,指向那片广袤的蓝色区域,“就在那里。‘星耀会’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刚刚诞生的“晓光”蓝图和那片标记着潜在敌踪的星图上。新的武器已经铸就,而狩猎的时刻,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