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出了一个在在场所有人听来都匪夷所思的方案:大幅削减原本计划中占大头的电视台和传统媒体宣发费用,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制作精良的前期预告片、打造角色个性鲜明的“人设”海报、以及策划一系列与剧情相关的、有趣味的线上互动活动上(利用这个时代初具雏形的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介)。她甚至提出,可以尝试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寻找有潜力的新人演员,采用“片酬+分红”的模式,绑定利益。
“我们要做的,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制造‘话题’和‘自来水’(自愿传播的观众),让作品本身的口碑去发酵。”林晓月总结道。
会场一片寂静。这套“产品思维”、“口碑发酵”、“线上互动”的打法,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影视剧运作的认知。
“胡闹!这简直是儿戏!”王哲第一个拍桌子反对。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林晓月力排众议,甚至动用了沈瀚山给予她的有限授权,坚持启动了《浮生客栈》项目,并且亲自盯细节,将她在原世界学到的互联网产品运营方法论,一点点灌输给那个半信半疑、却又被她的热情和清晰思路所打动的新人导演团队。
(下)
《浮生客栈》在几乎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上线了。
初期,果然如王哲所料,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王哲等人暗中等着看林晓月的笑话。
但林晓月并不慌张。她让赵小暖利用逐渐积累的娱乐圈人脉,巧妙地引导了一些关于剧中“反套路”情节和“金句”的讨论。她亲自操刀设计的、极具网感和角色魅力的海报和预告片段,开始在部分年轻观众聚集的论坛上悄然流传。
渐渐地,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开始有观众自发地讨论剧情,剪辑有趣的片段,分析角色之间的关系。《浮生客栈》没有明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靠着过硬的质量和精准的“网感”,真的如同林晓月预言的那样,依靠“自来水”的口碑,热度开始逆势上扬,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节节攀升!
等到王哲等人反应过来时,《浮生客栈》已经成了一匹现象级的黑马,不仅收回了成本,更是为星耀文娱带来了惊人的盈利和巨大的品牌声量!那个采用“片酬+分红”模式的新人演员,也一炮而红,成为公司旗下最具潜力的新星。
“商业鬼才”的名声,不胫而走。
这一次,再没有人敢小觑这位年轻的沈副总。她用实打实的业绩,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庆功宴上,沈瀚山亲自出席。他当着所有集团高管和家族成员的面,举杯向林晓月示意,声音沉稳而有力:“明薇用事实证明,创新与魄力,比固守陈规更能带领企业走向未来。星耀文娱,日后由她全权负责。”
这是沈瀚山最公开、最明确的支持宣言!标志着林晓月正式在沈氏集团站稳了脚跟。
顾云深也送来了贺礼。这次,他没有露面,礼物却别具匠心——是一套精装的《孙子兵法》与《互联网思维》并列摆放的书籍。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
赵小暖抱着《浮生客栈》的庆功蛋糕,笑得比谁都开心:“老大!我们成功了!我就知道你可以!”
然而,站在聚光灯下,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惊叹、以及某些更加复杂的目光,林晓月的心却并未完全放松。她看着人群中王哲那强挤出来的、却难掩阴沉的的笑容,知道内部的阻力并未消失。
庆功宴结束后,她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封是普通的白色,里面只有一张纸,纸上打印着一行冰冷的文字:
“冒牌货,游戏才刚刚开始。你偷走的人生,该还了。”
林晓月拿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成功的喜悦瞬间被一股寒意取代。
这不再是内部的勾心斗角,而是直指她最核心秘密的威胁!
是谁?谁知道了她的身份?这封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阴谋?她以为自己在豪门和商界的旋涡中初步站稳,却没想到,一个更深的、关乎她存在本身的迷雾,已然悄然笼罩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