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慢慢驶入车站,漫长的旅程结束,车厢里顿时充满了骚动,人们纷纷起身,收拾行李,准备下车。
志远和大丽也随着人流下了车。
站台上人来人往,喧嚣而忙碌。经过一夜的共处和那场意外的小插曲,两人之间不再是最初的完全陌生,但也远未到熟稔的地步。
“赵先生,这次真的非常感谢您。”大丽拖着行李箱,再次向志远道谢,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要不是您,我这次回家探亲的开头可就太糟心了。”
“别客气,大丽。叫我志远就行。”志远摆了摆手,语气平和,“举手之劳。你回家路上也注意安全。”
“嗯!你也是,志远哥。”大丽从善如流地改了称呼,笑容更加明朗,“那我先去那边坐公交车了。保持联系!”
“保持联系。”志远点了点头。
大丽挥了挥手,拖着箱子,身影很快融入了涌动的人潮。
志远看着她离开的方向,心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波澜,只觉得这女孩挺大方,不扭捏。
他收回目光,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向火车站的出口,他还要转乘一列火车才能回到自己所在的县城。
几个小时后,志远终于踏进了自家手机店的门。
店员看到他回来,如释重负,连忙汇报这几天的情况。
志远放下行李,立刻投入了工作,那种熟悉的、被琐事和责任填充的感觉又回来了。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轨道。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或者店里清闲下来的时候,志远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片辽阔的土地,想起扎西憨厚的笑容和热烈的婚礼,也会……想起火车上那个叫大丽的女孩,想起她后怕又感激的眼神,和她那句“保持联系”。
他们确实“保持”了联系,但仅限于qq上偶尔的、淡淡的问候。
大多是大丽先发起。
“志远哥,店里忙吗?”(附带一个笑脸表情)
“这边下雨了,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看到一张很美的照片,发给你看看。”
志远的回复通常很简洁。
“还好。”
“晴天。”
“嗯,很漂亮。”
他并不是刻意冷淡,只是性格使然,也觉得和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女孩,并没有太多可聊的。
大丽似乎也并不介意,依旧会隔三差五地发来一些问候或者分享,像一阵轻柔而持续的风,偶尔拂过他平静(或者说沉寂)的生活水面,漾开一丝几不可察的涟漪。
与此同时,苏晴那边,生活也的确如志远所“愿”,恢复了正常,甚至可以说是平静无波。
刘军事件后,她在学校的处境反而更好了,无论是同事还是领导,对她都多了几分尊重和客气。
工作顺心,父母安康,一切都显得那么按部就班。
只是,她的心,却无法真正地“平静”下来。
志远那次雷霆万钧的出手相助,以及事后彻底的沉默,像两个极端,同时刻在她心里。
她感激他,更深感愧疚,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真的已经隔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尝试着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见过几个条件不错的男士,有的温文尔雅,有的风趣幽默,但每次见面,她总是不自觉地拿他们和志远比,比来比去,只觉得索然无味,心里那片空地,始终无人能够填补。
她也都以“感觉不对”、“还想以工作为重”等理由婉拒了。父母无奈,也只能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