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一九八五到二零二五 > 第141章 让人意外的“不速之客”

第141章 让人意外的“不速之客”(2 / 2)

“你一定要好好珍惜苏晴,好好挣钱,两年很快就过去了,到时候咱们一定风风光光的迎娶苏晴。”秀玲交代着志愿,心中的喜悦无法言表。

家庭的支持让志远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起早贪黑,奔波忙碌,生意果然如同期盼的那样,蒸蒸日上,越做越红火。

遥远的西部,苏晴的生活似乎也波澜不惊。

她将离愁化作动力,更专注地投入到教学中,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求知的眼神是她最大的慰藉。

她与志远虽隔山海,但现代化的通讯缩短了距离,每天的信息和定期的电话,成了两人之间最甜蜜的纽带,诉说着思念,也编织着共同的未来。

然而,平静被家里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晴晴啊,你王阿姨给介绍了个小伙子,叫刘军,是咱们县教育局刘科长的儿子,巧得很,跟你是同一批的支教老师,学校离你那儿好像也不远……”母亲的声音带着试探和急切。

苏晴一听就皱起了眉头:“妈,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我有男朋友了。你们别再给我安排这些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父亲接过电话的声音:“晴晴,不是爸妈逼你。那个志远……我们没见过,也不了解。人家刘军家里条件好,本人也有出息,名牌大学毕业,跟你又是同行,有共同语言。你总不能一直在那高原上待着吧?回来以后怎么办?女孩子家,青春就那么几年,等你支教结束都多大了?”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电话轮番轰炸,七大姑八大姨也加入游说队伍,中心思想无非是“现实一点”、“为将来考虑”、“刘军条件多么难得”。

苏晴被搅得心烦意乱,不胜其烦。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为了暂时平息父母的絮叨,她赌气般地说:“行了行了,你们非要给就把我电话给他吧!但我明确告诉你们,我只是不想你们再烦我,不代表我会和他有什么!”

拿到电话号码的刘军,很快便给苏晴发来了问候信息。语气倒是彬彬有礼,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表达了对同行兼老乡的问候。

苏晴客气而疏离地回复了几句,以“工作忙”为由,婉拒了他提出的见面邀请。

刘军并未气馁,之后的日子,早安晚安、天气变化、节日问候,信息准时送达,保持着一种不令人厌烦却也无法忽视的存在感。

苏晴大多选择忽略,她的心被志远填得满满的,这些程式化的关心,根本无法与志远那些带着泥土气息和真挚思念的话语相比。

让苏晴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学校领导突然宣布,因工作需要,要开展与另一所小学进行教师短期互换交流。

苏晴倒是没有被换过去,但当听到新来的老师站在办公室向大家自我介绍时,苏晴愣住了。

来人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整洁的衬衫,身材高瘦,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正是那个只存在于父母话语和手机信息里的刘军。

“大家好,我叫刘军,很高兴能来到**小学交流学习,希望今后一段时间,能和大家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多做点事。”他的发言得体,带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校长笑着补充:“刘老师原来学校的条件可比我们这儿好多了,这次能来,是我们学校的荣幸啊!苏老师,你们还是同批的支教老师,以后多交流。”

刘军看向苏晴,笑容加深,伸出手:“苏晴老师,久仰,以后请多指教。”

苏晴机械地和他握了握手,心情复杂。眼前的刘军,文质彬彬,举止得体,说不出哪里不好,甚至符合很多人对“佳婿”的想象。

但这份突如其来的“缘分”,只让她感到一种被无形之手安排的压抑和莫名的不安。

她勉强笑了笑:“欢迎刘老师。”

看着刘军那副温和无害又带着些许优越感的书生模样,苏晴心里第一次对父母口中的“为你好”产生了一丝真正的抗拒和迷茫。

他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荡开的涟漪,悄然预示着某些变化即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