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文武百官的身后,还有许多世家家主也出面相送。
众人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百感交集。
他们一次次站在城门口望着玺华长公主远去的背影。
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
但有一种心情是一样的,那就是期待。
期待玺华长公主再次回来之后会给大乾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直到所有人的背影都看不见了,皇帝才一步三回头的带着大臣们回宫。
人群散去,世家的家主们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之前有世家对沈清欢破坏他们的利益链而感到不满。
可以说不是简简单单的不满了。
毕竟世家的利益大多都建立在百姓困苦之上。
有良心,有担当的世家,或许对百姓的压榨还会少一点。
但那些只看重家族发展和自身利益的世家,也是大有人在的。
他们其实更像追名逐利的商人。
而不是在利益之上更有忧国忧民情怀的世家。
离着皇城不远处的一座大宅院里。
奢华的庭院中几位世家家主坐在一起喝茶。
一位较为年轻的家主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步伐急促而沉重。
“宋兄,这沈清欢怎么就这么难杀?”
“咱们用了这么多办法,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伤她分毫。”
“她就像早已知道咱们的计划似的,每次都能轻松躲开一切算计。”
他突然变得有些急躁,气急败坏,“咱们既然动不了沈清欢,那咱们就除掉那些负责这次变革的人。”
旁边的石凳上还坐着其他几位家主。
他们大都上了年纪,花白的头发与胡须。
穿着一身看似简单低调的素色衣服。
可衣物在阳光直射下隐隐浮动的暗纹昭示着这件衣服的不简单。
他们似笑非笑的看着眼前急躁的男人,摇了摇头。
“程老弟,你想的太简单了。”
被称为宋兄的中年男人起身递了杯茶给他。
“这次提出并主导建立公办学院的,就是这位玺华长公主沈清欢。”
“以往只要是这位玺华长公主提出来要做的事情,哪个没做成?”
“咱们就算除掉了负责做事的那几位大臣,对大局来说也没有什么大用。”
“除掉他们也只是会让这件事情暂停一段时间。”
“等到玺华长公主回来之后还是会继续做下去。”
“说不定咱们一动手就被皇帝所察觉。”
“毕竟这个小皇帝可是沈清欢一手教出来的。”
“正所谓一脉相承,他们姐弟的手段应该不会差太多。”
另一位家主闻言也赞同,“咱们这位年轻的帝王已经不是三四年前那个藏不住脾气毛头小子了。”
“现在的玺华长公主除了一些军事上的事还过问,其他的都放手给皇帝去做。”
“如今朝堂六部都稳稳的站在皇帝与玺华长公主一边。”
“就连太后也已经很久没参与过朝政了。”
宋家主坐回石凳上品了一口手中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