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他们的后辈才不会走歪,才会带着全族一辈又一辈的传承下去。
处理好了户籍管理的问题。
沈清欢又从袖袋中拿出一本折子。
“本宫记得一年前,本宫在朝堂之上提出了公办学院的建立计划。”
“这件事是工部、礼部、户部共同去做的。”
“现在你们谁来给我汇报一下,这件事已经走到哪一步了?”
现在底下的大臣们已经学乖了,礼部的人首先站了出来。
“回殿下,关于公办学院的所需的夫子以及其他礼部负责的事情,如今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今年七夕节之前就能给殿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紧接着工部尚书也走上前,“回殿下,关于公办学堂的建设还在进行中,不过也已经接近尾声。”
“工部在政策刚下来的时候就派出督导人员去到全国各地督促当地府衙进行学堂的建立。”
“如今的建造进度已经基本结束,各府城,各县城的学堂已经按照殿下所说的方法进行晾晒通风,保证孩子们的健康。”
沈清欢之所以会这么要求,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虽说现在的建筑材料不像后世那样,存在很多甲醛类有害物质,但建筑和桌椅板凳在刚建好之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了安全起见,沈清欢就让工部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是户部官员进行最后的汇报。
在这件事上,葛尚书是非常有信心的。
如今的国库穷的只剩钱了。
所以他不会在意殿下为了建设大乾而大量的进行投资。
反正国库有的是钱。
之前有许多大臣对公办学堂一事还存在争议。
因为一旦建立公办学堂,他们手中的资源就成了泡沫。
一碰就破。
当时,沈清欢也私下给他们以强硬的态度留了话。
他们无奈之下,也只能接受。
毕竟玺华长公主的权威不是那么好挑战的。
她的手段层出不穷,若是世家都不赞同,或者暗中阻挠这件事情的发生。
那等待着他们的,是他们不敢想象的后果。
毕竟朝堂上也有不少世家出身的官员。
可玺华长公主还是说杀就杀。
一点都不在乎世家是否会有意见,或者是否会给朝廷压力。
她处理世家的手段凶残,可她却有大乾朝所有百姓的拥护。
所以她才有恃无恐一点情面不留的做这个决定。
百姓的支持就是沈清欢的底气。
世家的威胁沈清欢从不看在眼里。
若是她身负这么多的金手指还要忌惮这个忌惮那个。
那她来这大乾走这一遭又有什么意义?
有远见的世家大家长已经察觉到了这个世道的改变。
他们只有想办法改变自己家族的现状。
把手中的资源重新分配。
尽量减少手中资源的流失以及作废的问题。
他们知道这场变革只是刚刚开始,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大乾的整个格局就会发生巨大变化。
寒门学子走到人前,甚至进入朝堂,都再不会是一件难事。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要鞭策家族后辈,凭本事与寒门学子在朝堂上争夺立足之地。
利用家族能给予他们的有限资源为自己的家族争得荣耀。
这才是真正有格局的世家,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