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沈清欢就打算出发去欧洲大陆。
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他打算把公立学堂这一件事,做好列好计划,打算长远。
在古代统计人口的事情还是比较吃力的。
就像今天发生的事情,许多女娃生下来之后都没有长大的机会。
归根结底就是百姓们的生活太过困苦。
养育孩子们的成本太高。
这个时代的人不会去做什么控制生育的事。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人就等于生产力。
他们为什么会执念于生儿子,只想生儿子?
是因为在这个社会,只有男人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所以,才会如唐秋所说的。
那个埋葬婴孩的塔里才会只有女婴的骸骨。
想要彻底改变这个世道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改变一年两年能做好的事情。
而是需要不断的去影响。
有什么影响?
朝廷下发的政策,扶持、补助。
就像沈清欢前世的那个世界,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甚至不愿意结婚。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生?
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压力。
若是朝廷能在各项基础建设和人口扶持上做出福利鼓励。
那百姓们人就没太多顾虑,就不会忍心把自己亲生孩子丢弃。
百姓丢弃自己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的结果。
因为在这个吃都吃不饱的时代,着实没办法养活那么多孩子。
就算沈清欢已经把高产粮普及下去,也实行了一些减免政策。
仍旧有吃不饱饭的情况。
归根结底就是孩子太多。
与其看着孩子就那么死去。
还不如将他们放到富人出没的地方,为孩子求一个机会。
要改变现状,可能在五年、十年后。
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不说古代就在沈清欢那个时空的现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没有彻底根除。
所以她想做的事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女人在这个世道上过得舒坦。
走出被奴役的生活境况,学着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如果百姓们知道生女孩以后也能挣钱养家,也可以独当一面。
那么百姓们就不会轻易把出生的女婴送人或者扔进塔中,或者丢在育婴堂门边。
从育婴堂回复沈清欢就进到书房里,到很晚才出来,晚饭都没吃。
之前在调查育婴堂事件的时候。
她就搜集了许多关于近些年育婴堂所出现的一些不好事件。
还有就是育婴堂这些孩子的来源。
他们大部分都是被父母丢弃的。
还有很少一部分是人贩子在将他拐卖来之后又丢弃的。
所以沈清欢觉得实行定时的人口普查,是一件需要立刻去做的事情。
她连夜找来了户部管理户籍和人口调查的官员。
又让人叫来了京城内管理户籍的户房书吏。
询问了一番关于人口和户籍的事情。
大致了解了户籍,户籍管理和人口普查的情况。
沈清欢发现大乾没有单独的部门去做人口普查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