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搞明白这些人的来历,便满脸喜意的让他们进府一叙。
“碧梧,去跟陛下说一声,先让陛下细看一遍这份计划,我晚些再去。”
碧梧拿过计划书行了一礼,转身朝着几位学子微微福身,这才离开。
几位学子慌忙回礼,一脸兴奋的跟在沈清欢身后进了府。
街角暗处的几人迅速离开,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沈清欢似是不经意的朝身后看了一眼,没理会。
年年如此,进京的举子都是香饽饽。
家中有女儿的世家和富商都盯着举子中比较出众的。
看来,这几位来自运城府的举子被人盯上了。
“来,在我府内不要拘束,都坐。”
“怎么样,归乡之后大家都过得好吗?”
“府衙的赈灾粮发放的及时吗?”
这次运城府来赶考的有八人。
他们见玺华长公主见面就先问百姓们的情况,语气紧凑,就知道这位殿下是真的把百姓放在心上的。
唐秋实这里面年龄最小的,也是性格最活泼的。
“回殿下的话,归乡之后府衙已经都把赈灾的事作为首要,无不尽心尽力。”
“对,我们县的县令每日都亲自到现场监督赈灾粮的发放。”
“还有呢,朝廷的高产粮种一发下来我们县令就通知我们种上了。“
“学生的家里今年终于过上了不缺粮能顿顿吃饱的日子。”
几位学子一句一句的说着家乡的变化,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润。
他们在与沈清欢谈论的一言一语中没了初见时的拘谨。
就像是又回到了那年在张家门口时与沈清欢蹲在一起聊天说地的时候。
公主府里众人聊得热火朝天。
之前跟踪这些学子的人也都回到了自己的主子跟前。
“你是说玺华长公主是笑着还客客气气的亲自将他们迎进府里的?”
跪在地上的下人回道:“回国公爷,小人亲眼所见,玺华长公主还为此推了陛下的召见。”
座上的中年男人转了转手中的珠子,“这几个读书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这么大面子。”
“这玺华长公主可不是什么人都见的,之前不也是有人去门前谢恩?”
“她可是面都没露。”
“这次怎么还亲自出来迎?”
一旁的管家这时出声劝道,“国公爷,咱们还是不要冒头的好,之前的庆国公之事就是前车之鉴啊。”
管家苦口婆心的劝阻,就怕这国公爷猪油蒙了心,非要动玺华长公主看重的书生。”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
“玺华长公主都看重的书生,定是有真本事的,就算不是状元探花,也得是二甲里面数得上的优秀人才。”
“若是能做我安国公府的女婿,说不定连带我安国公府的子孙也跟着受益。”
安国公林成武是接了父亲的爵位,老安国公为了救先帝死于西北。
先帝为了嘉赏,也为了分一分崔家的兵权,这才封了林家国公的爵位,世袭三代。
安国公一家是标准的武将之家,连女儿也都是各个英姿飒爽。
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林芝若和小女儿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