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碧梧正在跟沈清欢禀报。
沈清欢听完之后讶异道:“你是说四弟如今仅仅靠着俸禄生活?”
“那他没有田庄和铺面吗?”
碧梧摇摇头,“靖王的田庄每年的产出有限。”
“靖王仁慈,知道租赁田地的佃农每年的收成只够他们自己吃用,就将租子减免到两成。”
“本就收获不丰,这两成也卖不了多少钱。”
“至于商铺,靖王的母妃原本就没几间铺面,他都留给了灵犀公主作嫁妆。”
“铺子里的老奴不善经营,每月几乎没什么营收,有的时候还要赔上个三五十两。”
沈清欢闻言有些哑然。
从大乾建国开始,亲王的俸禄不高。
连年的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导致大量土地荒置。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又是连年的天灾,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
活下去都难,哪里还交得起税?
先皇年轻的时候削减了百官和各级宗族的俸禄,来支持征战。
朝中贪官污吏被削减了俸禄更是不干人事,大乾国库惨不忍睹。
如今宗族和百官俸禄在国库有钱了之后,皇帝就全部增加了一倍。
所以现在朝廷百官对皇帝下达的政令执行力相当高。
毕竟给你涨工资的老板还是要尽力办事的。
那些不尽力的都被沈清欢找机会踹下去了。
今年的春闱结束,又有大批的新鲜血液灌注到朝堂。
再过几年大乾的朝堂就是另外一副模样。
不过靖王如今可不单单是一个亲王,而是有实权的亲王。
他的手里还有巡防营,调节关系,赏赐属下都需要钱。
他又是新官上任,虽是亲王,但架不住年幼又经验不足。
他身边也没个老人扶持,单凭身份恐怕是不能让他们信服。
“灵犀今年才七岁,老四就开始给她准备嫁妆了?”
“嫁妆有母后操心,哪里用得着他这个当哥哥的这么早就开始打算。”
先帝子嗣不丰,皇子活下来的也就五个,还有七位公主。
嘉祯公主已经嫁出去了,还剩六个。
太后更是早早就给她们准备好了丰厚的嫁妆。
不过老四一片爱护妹妹的心思,也就随他去吧。
沈清欢想了想,走到桌案前写了份折子。
碧梧跟着研墨,看着殿下的折子,她明白了,殿下要帮靖王要好处呢。
不过沈清欢不仅仅是想为他要些财物赏赐,还要为他在巡防营扎下根基。
让外人知道靖王不仅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还是她亲自写的折子为他请功。
以她如今在朝堂的影响力,百官自然知道如何对待她看重的人。
有了她的保驾护航,老四在巡防营应该会好过不少。
她只帮他这一次,以后就看他自己怎么做了。
沈清欢突然想到什么,“走,去靖王府。”
皇帝的这几个兄弟除了六岁的瑞王,都已经在宫外建府。
现在已经是申时,晋王已经下职,回到了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