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合院的居民陆续出门,聋老太太拄着拐杖慢慢踱出院子。
她向来把傻柱视如己出,既然孩子想成家,自然要帮衬。
不过以傻柱目前的情况,想找个好姑娘确实不易。
望着老太太的背影,许大茂在心里咒骂:这个老不死的,就知道偏袒傻柱。
虽然满腹怨气,但他不敢掉以轻心——老太太精明着呢,既然要给傻柱说媒,肯定防着他使坏。
想到这儿,许大茂对老太太多了几分忌惮。
接下来的日子里,总能看到聋老太太拄着拐杖在街上转悠。
这天上班途中,李卫国又遇见外出的老太太。
为了傻柱的终身大事,老人家可真是操碎了心。
但以傻柱现在的处境,找对象谈何容易。
街道办门前,几个戴红袖标的小脚老太太正嗑着瓜子闲唠,聋老太太也在其中。
这些被称为小脚稽查队的大妈们平日清闲,其中还有两位是说媒的。
老太太正卖力地夸赞傻柱:那孩子心眼儿实在,又有手艺,虽然以前犯浑,如今可改好了。
再说他成分也好......她盼着这些老姐妹能给傻柱介绍几个好姑娘。
然而,这几位大婶对傻柱早有耳闻,任凭老太太如何夸赞也无济于事。
老太太滔滔不绝地夸着傻柱,几个大婶越听越尴尬。
“老太太,给傻柱说亲的事,还是算了吧!”其中一人劝道。
“这怎么行?”老太太拐杖一杵,急得直皱眉。
“傻柱名声不好,都说他是流氓,还坐过牢,工作又差,就是个扫大街的。
”
“好些人都传他给贾家拉帮套。
”
“又不是您亲孙子,何必操这份心?”
“一个拉帮套的,还想讨媳妇?”
几个大婶七嘴八舌,话里话外尽是瞧不上傻柱。
说白了,她们根本没打算帮这个忙。
老太太愣住了,随即怒火中烧。
“胡扯!傻柱不是流氓,劳改是他爹害的,拉帮套更是没影的事!”她气得直哆嗦。
见老太太发火,几人互相使了个眼色。
“老太太,您生气也没用,这事儿早就传遍了。
”
“实话跟您说,不是我们不肯帮忙,可给傻柱说亲不是坑人家姑娘吗?要遭人骂的。
”
“就凭傻柱这条件和名声,农村寡妇都未必肯嫁。
”
“王村倒有个傻姑娘,三十一岁,虽然黑了点、胖了点,但身子结实。
傻柱要是不挑,我倒是能帮着问问。
”
老太太越听越气。
在她眼里,傻柱是个宝贝,结果只能配个村里的傻丫头?
老太太心想,傻柱再不济也该找个像黄慧那样的,就算是农村姑娘,也不能比秦淮茹差太多。
可现实狠狠打了她的脸。
老太太知道傻柱条件差、名声不好,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竟这么难办。
她沉着脸,拄着拐杖就往四合院走。
见老太太走远,几个大婶继续嗑瓜子闲聊。
“这老太太真是糊涂。
”
“我看傻柱就是个拉帮套的,给这种人做媒?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王村那傻姑娘翠花嫁给他都算委屈。
”
“就是,活该他打一辈子光棍。
”
“好事想不到咱们,缺德事倒指望我们?”
“自己没本事,怪谁?傻柱要是有出息,媒婆早排队上门了。
”
……
聋老太太阴沉着脸回到四合院,心里憋着一团火。
“都怪贾家。
”她狠狠瞪了中院的贾家一眼。
要不是贾家,这院子里哪来这么多糟心事!
贾张氏踏进四合院时,老太太一眼就瞧出她不是善茬。
原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想到贾张氏愈发变本加厉。
这天于莉休假在家照看孩子。
两个小家伙正在院里蹒跚学步,于莉紧随其后。
女儿走得比儿子稳当些。
望着于莉的孩子们,老太太不禁想起自己的儿孙。
她把傻柱当亲孙子疼,可这小子总不让人省心。
于莉嫁给李卫国那会儿,老太太就看出这姑娘有福气。
早在李卫国转正时,老太太就认定他将来必有出息。
可贾家与李卫国结下梁子,院里人都帮着贾家说和。
老太太多次想调解,李卫国却不肯低头。
直到贾东旭成了废人,四合院众人纷纷疏远贾家,连老太太心里也埋怨起来。
大家都欺李卫国没有长辈撑腰,谁知他竟这般出息。
如今已是九级工程师的李卫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别提多滋润,可大伙儿反倒上赶着巴结。
几年下来,街坊们都看清了李卫国的为人。
跟他关系好的,能帮的他绝不推辞。
阎家虽与他交情不深,可也没少占便宜。
收阎解成为徒这事,更让四邻震惊。
易中海两口子也彻底与贾家划清界限。
于莉瞥见老太太,并未搭话。
既然李卫国与她不对付,自己也没必要理会。
于莉,你家俩孩子真招人疼。
老太太腆着脸凑近乎。
听到夸孩子,于莉总算露出笑意:小孩都这样。
不咸不淡聊了几句,老太太讪讪地往后院去了。
于莉知道她给傻柱说媒的事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