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234章 旧敌新盟,楚地风云

第234章 旧敌新盟,楚地风云(2 / 2)

晨雾里,士兵们正在往马背上捆扎粮袋,旌旗上的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这是他三年前在寿州自立时定的国号,取字,一来为拢旧臣之心,二来...他望着南天的北斗,前世的史书里可没写过这个能走多远。

传信给马殷。他转身时,衣袍带起一阵风,就说我要借道楚地北伐。

长沙城的楚王殿里,马殷正对着地图踱步。

案上的茶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的手指在间来回划拉,直到听见通报唐使到,才猛地直起腰。

唐使递上的国书用了洒金笺,字迹刚劲如铁:借道楚地,共伐沙陀。

克江陵后,荆南三州归楚。

马殷捏着国书的手微微发抖。

李存勖的如今如日中天,可李昭的占着淮南、岭南,兵力粮草比当年的杨行密还足。

他望向殿外的梧桐树,想起昨夜做的梦——满树的桐花被沙陀骑兵踏得稀烂,唯有一面字旗在雪里飘得正艳。

回禀李陛下。他抚了抚花白的胡须,若能助我击退荆南高季兴,楚地的城门,为唐师开。

李昭接到回书时,正在校场点兵。

两万精骑在演武坪上列成方阵,马蹄踏起的尘土里,夹杂着新铸的刀枪寒光——寿州的铁矿终于运到了,铁匠们熬了三夜,打出的陌刀能砍断三寸厚的榆木。

马殷要借刀杀人。周本把回书往李昭手里一塞,高季兴占着江陵,卡住他的长江商路,早想除了。

那便如他所愿。李昭将回书递给身边的刘仁赡,你带一万步军,三千水军,从桂州出发,走湘江入长江。

告诉马殷的人,楚军打正面,我军抄后路。

刘仁赡领命而去,铠甲相撞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李昭望着他的背影,想起前世读《资治通鉴》时,总写五代无义战,可此刻他站在演武坪上,望着这些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士兵——他们的父亲或许死在黄巢的刀下,母亲或许被朱温的军队烧了房子,而他要带他们去结束这一切。

段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陛下,星象计成了。他展开一卷黄纸,上面画着天狗食日的图,我让观星师在民间说,李存勖出生时天狗食月,如今又要逆天北伐,必遭天谴。

洛阳、汴州的百姓都在传,说沙陀军的马都不肯过黄河。

李昭接过黄纸,见那二字写得歪歪扭扭,倒像出自村学童之手。他说,再加一条——北斗指北,真主归位

段凝眼睛一亮:陛下是要应和您夜观星象的说法?

民心比星象更重要。李昭将黄纸递给亲兵,让人用最快的马,把这些贴到李存勖的营寨外。

北伐军出发那日,岭南的木棉开得正艳。

李昭骑在乌骓马上,望着漫山遍野的红旗,突然想起前世在博物馆见过的唐代骑兵陶俑——那些陶俑的眉眼早已模糊,可此刻他手下的士兵,每一张脸都鲜活如晨露。

大军过桂州时,苏慕烟派来的快马追上了他。

信上只有八个字:侬智高赠藤甲三千,已抵邕州。李昭将信收进怀里,转头对周本说:加快行军,五日后到衡州。

荆南的战事比预想中顺利。

李昭的军队从湘江转长江,配合楚军前后夹击,高季兴的水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烧了半条战船。

半月后,荆州外围七县尽入囊中,马殷亲自到江陵城外迎接,献了三坛百年陈酿,说:唐师之锐,楚地从未见。

李昭在江陵城头接受降旗时,阳光正照在字旗上。

他望着长江里漂浮的残旗断戟,忽觉喉咙发紧——前世的史书里,江陵城破总伴着血流成河的记载,可这一回,他让士兵们只缴械不杀降,城墙下堆着的不是尸体,而是整整齐齐的刀枪。

陛下!

一声疾呼惊碎了江风。

探马从北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士兵浑身是汗,声音发颤:晋军前锋已抵黄河南岸,李存勖亲率主力压境,欲与您一决雌雄!

李昭攥紧了腰间的玉带。

他望着北方的天空,暮色里有乌云正从河朔方向涌来,像极了沙陀骑兵的铁蹄。

扎营。他说,声音沉稳得连自己都惊讶,今夜,我要观星。

军帐外的星象坛很快搭了起来。

段凝搬来浑天仪时,李昭正望着北斗七星——它们的位置与前世记忆里分毫不差,可这一回,他不再是隔着史书仰望,而是要跟着它们,去见一见黄河水涨时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