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1章 星落寿州夜,乱世开门迎煞神

第1章 星落寿州夜,乱世开门迎煞神(1 / 2)

剧痛从后脑贯穿全身,像有一根烧红的铁钎刺入颅骨,搅动着混沌的思绪。

李昭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他那堆满文献和外卖盒的书房,而是一片陌生的、昏暗的屋顶。

粗糙的木梁上挂着蛛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与尘土混合的奇特气息。

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左手掌心却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低头一看,一根粗劣的木刺深深扎进了他的掌纹里。

这里是……哪里?

“郎君,您醒了?”一个苍老而嘶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李昭转过头,看到一个身穿灰布短褐、满脸皱纹的老者正端着一碗浑浊的水,小心翼翼地靠近。

老者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和深切的忧虑。

“郎君,您已经昏睡一天一夜了。台主他……唉,您可千万要保重身体。”老者将水碗递到他嘴边,声音哽咽。

台主?

郎君?

这些称呼像一把钥匙,撬开了他脑海中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陌生的画面奔涌而来:一个清瘦的少年,自幼跟随一位鹤发童颜的道人,在城中最高的观星台上学习星象、历法与堪舆之术。

那位道人,便是寿州城内人人敬畏的观星师,也是这间陋室的主人。

而他,李昭,是观星师月前才收下的关门弟子。

三天前,老台主在观星台上无疾而终,临终前只留下一句“天下将乱,好自为之”。

原主悲恸过度,一病不起,竟就此撒手人寰。

而自己,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历史学博士,为了赶完那篇该死的博士论文《五代十国藩镇研究:地缘、战争与权力变迁》,连续熬了七十二个小时,最终猝死在电脑前。

“福伯,”李昭下意识地唤出了老仆的名字,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在摩擦,“现在是……哪一年?”

福伯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郎君,您睡糊涂了?眼下是乾宁元年,秋九月了啊。”

乾宁元年!

李昭的心脏猛地一缩,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公元894年!

唐昭宗在位,朱温已崭露头角,李克用雄踞河东,杨行密经略江淮……一个英雄与枭雄并起,礼乐崩坏、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而他所在的地方,寿州,位于淮南道,恰好是后来的吴王杨行密与梁王朱温两大巨头反复拉锯的核心战场。

这里是江淮的门户,是南北的粮道咽喉!

他强撑着坐起身,不顾福伯的劝阻,踉跄着走到窗边。

窗外是低矮的青瓦房,鳞次栉比,一直延伸到远处那道斑驳破旧的夯土城墙。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走过的几个百姓也都是面带惊惶,步履匆匆。

一队队身穿皮甲、手持长矛的军士正沿着街巷巡逻,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福伯,城里……是不是要打仗了?”李昭的声音有些颤抖,这并非源于恐惧,而是一种历史照进现实的巨大冲击。

福伯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是啊,郎君。北边的朱全忠派了他的猛将王彦章,领着几万大军南下,说要夺了咱们寿州。城里早就人心惶惶,有门路的富户都往南边跑了。刺史赵大人正日夜加固城防,可谁心里都没底啊。那王彦章可是号称‘铁枪’,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王彦章!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李昭的记忆。

他清晰地记得,史料记载中,乾宁元年的确有此一战。

朱温为控制江淮粮道,命大将王彦章率军奇袭寿州。

寿州刺史赵锽准备不足,仓促应战。

王彦章用兵诡诈,于数日后夜渡淝水,从城东薄弱处发起猛攻,一举破城。

寿州失陷,为朱温日后南下奠定了关键的棋子。

也就是说,如果历史不改变,再过几天,这座城就会变成一片火海,城中的数万军民将沦为刀下亡魂,而自己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观星师”,下场可想而知。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李昭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不是那个只懂纸上谈兵的博士生了,他拥有这个时代任何人都不具备的“武器”——长达五十余年的历史记忆!

他知道每一场关键战役的走向,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命运。

这就是他的金手指!一个看似虚无,却能颠倒乾坤的金手指。

但他要如何运用?

直接跑去跟刺史赵锽说“我知道王彦章几天后会从东门打进来”?

只怕当场就会被当成疯子或者奸细给砍了。

唯一的身份,唯一的倚仗,就是那个老道士留下的名号——观星师。

在这个敬畏鬼神的时代,一个能“预知天命”的身份,或许比千军万马更有用。

他必须赌一次。

入夜,寒风呼啸。

李昭谢绝了福伯要为他准备热食的好意,独自一人披上一件宽大的旧道袍,拾级登上了城中心的观星台。

这座高台是寿州城的最高建筑,由青石和巨木搭建而成,历经风雨,显得苍古而神秘。

站在台上,可以俯瞰全城灯火,远眺墨色般的原野。

冷风吹动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让他看起来真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但他没有看星。

漫天星辰在他眼中,不过是冰冷的宇宙尘埃。

他闭上双眼,脑海中飞速运转,将所有关于“王彦章攻寿州”的史料碎片拼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