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握手的份量(2 / 2)

那是一个承诺,一份赌上了一切的军令状。

从重生到现在,他步步为营,无论是修复水泵,还是研发SA材料,亦或是建立“神经中枢”,他的目标始终清晰而务实——活下去,赚到钱,然后去实现那些前世未能完成的宏伟工程,弥补那些刻骨的遗憾。

但此刻,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

“新长城”计划,前世他只是在外围参与过,深知其背后的战略意义何等重大。

那是国家在意识到核心技术被“卡脖子”后,倾尽国力发起的一场悲壮而伟大的工业突围战。无数顶尖的头脑,耗尽了青春与生命,才为后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石。

而现在,他,林旬,被历史的巨浪,一把推到了这场战役的最前沿,成为了那个冲锋陷阵的旗手。

这不再仅仅是实现个人梦想,这关系到未来数十年一个国家在高端材料领域的自主权,这份份量,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在想什么?”

一个清冷而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苏晚晴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边,递过来一杯温水。

她的脸上没有旁人的狂喜,只有一贯的冷静,但那双漂亮的眼眸深处,却有一簇比任何时候都明亮的火焰在跳动。

“在想,我们好像……玩得有点太大了。”林旬接过水杯,抿了一口,用自嘲的语气笑了笑。

“大吗?”苏晚晴的目光越过他,投向窗外那片被夕阳染成金色的车间,“我倒觉得,这才是刚刚开始。”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只有两人能听见:“我刚才在脑子里粗略估算了一下,要实现你说的三年芳纶、五年碳纤,并且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规模化量产,单是第一期的设备引进、厂房基建和研发投入,就是一个以‘亿’为单位的数字。还不算后续的人才储备和流动资金。”

她没有说风险,没有说困难,只是用最冷静、最职业的口吻,陈述着事实。

这才是苏晚晴,永远能在一片狂热中,一针见血地找到最致命的那个问题。

林旬看着她,忽然笑了。

“所以,我的苏大总监,你怕了?”

苏晚晴迎着他的目光,嘴角极轻微地向上扬了一下,勾起一个自信而耀眼的弧度:“我只是在提醒你,你的梦想很贵。”

她伸出手,很自然地,替林旬理了理因为一天的奔波而有些凌乱的衣领,指尖轻轻触碰到他颈侧的皮肤。

“不过没关系,”她轻声说,“我会想办法,让它变得付得起。”

这一刻,所有的压力和沉重,仿佛都被她这句轻描淡写却重逾千钧的话抚平了,林旬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深吸一口气,胸中的万千思绪化为一股一往无前的决意。

他转过身,从堆满杂物的桌上拿起一卷用牛皮筋捆着的巨大图纸,走到屋子中央,在众人好奇的注视下,解开皮筋。

“哗啦——”

一声脆响,图纸在半空中展开,像一幅壮丽的画卷,铺满了地面。

那是一副比之前任何图纸都更加复杂、更加庞大的设计图。

无数精密的管道、反应釜、加热单元和控制系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狰狞而充满力量的工业巨兽。

繁复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标注,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却又被其中蕴含的、冰冷的工业美感所深深吸引。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地吸了过去。屋子里的喧嚣瞬间消失,落针可闻。

“这是我们‘新长城’计划的第一项任务。”林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我们不只是要建一条生产线,我们要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业生态。”

他的手指,缓缓点在图纸最核心的那个部分,一个仿佛巨人心脏般的复杂结构上。

“而这一切,都要从它的心脏开始——”

“蓝图一号,高温裂解碳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