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90:大国工匠的基建之路 > 第135章 省城会议上的“手术刀”

第135章 省城会议上的“手术刀”(1 / 2)

省政府,三号会议室。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木质纹理深沉,表面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冰冷的日光灯管。

空气里有种混合着老旧木料、茶叶和紧张情绪的味道,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会议桌一侧,远大集团的代表团气势十足。刘长胜西装笔挺,头发梳得油亮,红光满面地坐在主位。他身边的金锐,脸色依旧有些病态的苍白,正襟危坐,眼神却不时飘向对面。再旁边,是两名金发碧眼的德国人,胸前别着KSp公司的徽章,下巴微抬,一副技术权威的傲慢姿态。

另一侧,蓝图公司这边显得有些“寒酸”。林旬、张涛和苏晚晴三人并排而坐。林旬神色平静,仿佛只是来旁听的,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张涛则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腰板挺得笔直,双眼死死盯着刘长胜,拳头在桌下攥得死紧。

他们旁边,是特意从滨海赶来的市建委主任何振国。他脸色很不好看,眉头紧锁,手里的茶杯被他摩挲得温热,却一口没喝。

会议桌的首位,坐着几位省里的主要领导,为首的是主管基建的周副省长。他面容严肃,目光在两拨人身上扫过。

“好了,人都到齐了,会议开始吧。”周副省长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今天这个紧急协调会,议题只有一个,就是关于滨海大道扩建工程的路面技术方案问题。”

“远大建设集团,向省里提出了一份新的方案,建议引进德国KSp公司的成熟技术。市建委这边,之前已经批准了滨海蓝图公司的方案。现在,双方都陈述一下自己的理由。刘专家,你先说。”

刘长胜闻言,精神一振,站起身来,熟练地打开了投影仪。

嗡的一声轻响,光束投射在幕布上。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开始播放,展示着德国KSp公司的辉煌历史,以及他们在全球各地的标志性工程,每一张都透着“国际化”和“高科技”的气息。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刘长胜的声音洪亮而自信,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我们远大集团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在滨海大道这样的标杆工程上,必须采用当前国际上最先进、最成熟、最可靠的技术。”

“德国KSp公司的SA技术,是经过欧洲市场十年检验的成熟产品。他们拥有无可争议的专利壁垒,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选择他们,就是选择百分之百的成功,就是为滨海市打造一条能够使用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百年公路!”

他话锋一转,目光像刀子一样扫过林旬这边,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相比之下,某些‘本土创新’,虽然精神可嘉,但技术尚未经过大规模、长时间的验证。设备是拼凑的,材料来源不稳定,缺乏系统的质量标准。在如此重大的项目上采用这种无标准、无量产、无质保的‘三无’技术,是对项目本身的不负责,更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巨大冒险!”

刘长胜的发言,字字诛心。

“先进”、“成熟”、“可靠”、“百年公路”,这些词汇,精准地击中了在座领导最关切的地方。

而“冒险”、“不负责”、“三无技术”,则像一盆盆脏水,毫不留情地泼向蓝图公司。

几位省领导果然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用成熟的外国技术,出了问题是外国人的问题;用本土的新技术,出了问题,那就是决策失误。这笔账,谁都会算。

何振国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嘴唇动了好几次,想替蓝图公司辩解几句,都被周副省长用眼神制止了。

“好了,刘专家请坐。”周副省长转向林旬的方向,语气公事公办,“蓝图公司,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