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未来,写在纸上(2 / 2)

【市场痛点:传统方法成本高、周期长、效果差,已成制约沿海城市发展的巨大瓶颈……】

【市场规模:……未来五年,仅滨海市潜在市场价值预估超2亿元……】

【技术壁垒:1. pVd生产线自主研发能力(图纸已完成);2. 独家低成本原材料渠道(已签五年合同);3. 超越时代三十年的施工工艺与经验……】

他写得越来越快,前世无数份项目报告的逻辑框架在他脑中重组、优化。

当他写到第五部分“风险评估”,并开始推演未来承接大型桥梁工程所需的技术储备时,大脑的负荷达到了顶峰。

“嗡——”

一阵剧烈的眩晕猛然袭来!

眼前的图纸和文字瞬间扭曲、旋转,变成一个巨大的旋涡。

“——轰!!”

一声巨响在他脑海中炸开,他仿佛听到了前世跨海大桥工地上,钢缆崩断时发出的死亡尖啸!看到了总工老周在暴雨中那张绝望的脸!

“林工!快停下!数据模型错了!应力过载了!”

一个年轻女声在他耳边焦急地嘶喊,那声音,竟和苏晚晴的声线,诡异地重合了一瞬!

“不……没错……”他额头冷汗如瀑,死死盯着虚空,喃喃自语,“是材料……是材料强度不够……”

“小旬!小旬你怎么了?!”

一只粗糙有力的大手猛地抓住他的肩膀,将他从记忆的深渊里拽了出来。

林旬猛地睁开眼,瞳孔涣散,对上的是张师傅那张写满关切的脸。

“师傅……我没事。”他剧烈地喘息着,感觉浑身都被冷汗湿透,“做了个……噩梦。”

张师傅看着他煞白的脸,又看了看桌上那堆天书般的图表,递来一杯滚烫的热水:“你小子,这是不要命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林旬喝了一口热水,暖流让他剧痛的神经稍稍舒缓。

他知道,这是透支未来的代价,两世的记忆在脑中冲撞,越是触及前世的伤疤,反噬就越是猛烈。

但他没有时间。

墙上的挂钟,指向凌晨四点。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张师傅说:“师傅,我没事,您去休息,我把这点收个尾。”

张师傅欲言又止,最终只能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林旬看着他的背影,重新坐下。他没有再继续写那些冰冷的风险评估。

他翻开新的一页白纸,用铅笔,在纸的中央,画下了一个由丁字尺和圆规组成的,酷似一个“工”字的图案。图案下方,是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蓝图】

然后,他在LoGo的旁边,用尽全身的力气,写下了这份商业计划书的结语。

那不是数据,也不是逻辑。

那是一个工程师,跨越两世的誓言。

【我们的事业,始于一块烂泥】

【但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当东方的第一缕晨曦照进这间破旧的办公室时,一本厚达三十多页,字迹刚劲,图文并茂,散发着油墨和汗水味道的商业计划书,静静地躺在了桌子上。

它粗糙,简陋,是用这个时代最原始的方式制作的。

但它的每一页,都写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