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钢丝刷的威力(2 / 2)

“停机?!”周文海的声音瞬间拔高八度,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林工,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生产计划是军令状!停一台机,影响的是整个班组的产量和奖金!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他直接把问题上升到集体利益和个人责任的高度,试图用规则和压力压垮林旬。

“不停机怎么装?”林旬反问。

“这……”

“老周,听林工的,停机。”高建社发话了。

周文海没辙了,只好不情不愿地去拉下了电闸,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减弱了一块,那台机器缓缓停了下来。

林旬指挥着两个工人,将“狼牙棒”固定在纺丝机的机架上,仔细调整着位置,让那一排钢针的针尖,精准地对准丝线通道的正上方,距离刚好是五毫米。

“再找一根导线来,把这根角铁,接到机身的地线上。”

一切准备就绪。整个A区的工人都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像看西洋景一样看着这台加装了“狼牙棒”的怪异机器。

“好了。”林旬摘下护目镜,对高建社点点头。

高建社深吸一口气,对周文海说:“开机”

周文海一脸“我看你怎么收场”的表情,走过去,合上了电闸。

机器重新发出轰鸣,卷绕轮开始转动,一根根纤细的丝线再次被拉出。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那些丝线。

一秒,两秒,十秒……什么变化都没有,丝线还是那样运转,空气中还是飘着飞絮。

周文海嘴角撇了撇,刚想开口说风凉话,身边一个眼尖的女工突然“咦”了一声。

“你们看,那台机器上的飞花,是不是少了点?”

众人闻言,立刻仔细对比。

果然!

旁边那些没有改装的机器,丝线周围都像裹着一层淡淡的“白雾”,那是静电吸附的大量飞絮。

而林旬改装过的那台机器,丝线周围干干净净,根根分明,几乎看不到任何漂浮的飞絮。

“真的!真的少了!”

“快看!连地上都干净了!”

一个工人指着机器面,却只有零星几点。这意味着,因为静电导致的断丝、飘丝现象,几乎消失了!

周文海的嘴巴几乎张成了“o”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这……这就行了?

一根破角铁,一排钢丝针,就把省里专家都头疼的难题给解决了?

这他妈是科学还是巫术?

高建社的呼吸陡然一滞,他几乎是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机器前,小心翼翼地,像是在触摸一件绝世珍宝般,将手再次探向丝线附近。

那股如芒在背的静电感,消失了!彻底消失了!空气变得温润而平静。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尖压抑着巨大的激动。

困扰了工厂数年、耗费无数精力财力而不得其解的顽疾,就这样被一个年轻人用一堆废料解决了!这感觉,荒谬,而又狂喜!

他猛地转过头,看向林旬,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面对众人的惊叹,林旬脸上却无半分得意,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平静地看向高建社,目光沉稳如山:“高厂长,眼见为实只是第一步。静电的消除是否稳定,对产量的真正提升有多大,要用数据说话。

等明天这个时候,我们看A区和b区二十四小时的废丝率对比报告,那才是最终的答案。”

他话音刚落,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外传来。

“我看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今天湿度大,说不定是天气的原因!有本事你把十二台机器全改了,看看明天是不是还这么神!”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之前在办公室里吃过瘪的供销科马科长。

他不知何时也溜达到了车间,显然是等着看林旬笑话的。

此刻他抱着胳膊,一脸“我就知道”的讥讽表情,阴阳怪气地开口。

“就是!改一台算什么本事!”他旁边的小王也跟着起哄。

周文海刚被事实震撼得回过神,立刻找到了台阶,连忙附和:“马科长说得对!单一数据偶然性太大,要做对比试验才科学!”

刚刚因奇迹而寂静的车间,瞬间又被质疑的嗡嗡声填满。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旬身上,从刚才的震惊,变为了新一轮的审视与怀疑。

高建社的眉头皱了起来。

林旬却笑了。

他看向马科长,慢悠悠地开口。

“马科长说得对,是要做对比试验。”

他环视了一圈,目光从那些质疑的脸上扫过,最后停在高建社脸上,声音不大,却传遍了整个嘈杂的车间。

“高厂长,不用一个星期了,给我一下午,我把A区剩下的十一台机器,全部改完。”

“明天早上八点,您来看数据。如果废丝率降不下来,”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我不仅不要你们一根废料,还把我们三机厂修瓦尔特车床的后台指令,双手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