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战略上调整(2 / 2)

“小众高端:我们不再追求广撒网,而是精准定位那些欣赏独特设计、注重文化内涵、具备高消费能力的细分客群。就像被艾里斯·陈和伊莎贝尔·杜兰德吸引的那些人。我们的‘国际产品线’,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定位进行开发。”

“文化先行:杜兰德女士的报道证明了,文化是我们最独特的竞争优势,也是打破隔阂最有效的武器。我们要持续地、耐心地通过沙龙、展览、媒体合作等多种形式,讲述东方美学的故事,让‘锦绣’成为东方精致生活方式的代表,而不仅仅是一个服装品牌。”

“渠道合作:与其自己承担高昂的开店成本和运营风险,不如借助成熟的本土渠道。与高端百货、精品买手店、甚至是博物馆商店、艺术机构合作,通过设立专柜或者长期供货的方式,先让我们的产品进入目标消费者的视野,积累口碑和市场经验。”

她环视众人,目光坚定:“用更轻巧、更灵活的方式,先站稳脚跟,深耕小众,建立口碑。这才是现阶段最适合‘锦绣’的国际化路径。”

她的话语逻辑清晰,直面问题,提出的新策略既有收缩的务实,又有聚焦的锐利。会议室内和屏幕另一端的争论声渐渐平息,大多数人开始认真思考这个调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宣布完最终决策,苏晚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袭来。她下意识地抬起手,轻轻抚摸着自己日益隆起的腹部,仿佛在从那小小的生命中汲取力量,也像是在无声地告诉那个未出世的孩子,妈妈正在为了一个更稳妥、更有希望的未来而努力。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视频镜头清晰地捕捉,传到了屏幕另一端。

林长河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电脑屏幕参加着会议。他一直沉默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安静地听着苏晚条分缕析地阐述、果决地拍板。当看到苏晚在镜头另一端默默点头。

没有言语,只有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充满了全然的信任与支持。他认同她的判断,理解她的疲惫,更赞赏她在巨大压力下做出的这份清醒而务实的战略调整。

他的点头,像一块定舱石,让苏晚心中最后一丝因调整策略而产生的自我怀疑,彻底烟消云散。

会议结束后,新的策略开始迅速传导至各个部门。陈雪领衔的“国际产品线”项目组方向更加明确,专注于开发符合“小众高端”定位的产品;市场部和巴黎代表处的工作重点,也转向了更深入的文化传播和精准的渠道开拓。

菲利普·马丁顾问利用其在欧洲时尚圈的人脉,为“锦绣”牵线了一家历史悠久、以精选设计师品牌和高端商品着称的欧洲连锁高端百货——“卢森堡画廊百货”(Galeries Luxeb)。这家百货公司对伊莎贝尔·杜兰德的文章很感兴趣,也对“锦绣”独特的文化定位表示了认可。

经过几轮艰苦而细致的谈判,重点围绕产品独特性、供货稳定性、品牌形象呈现以及利润分成等关键条款,赵晓明和小郑在巴黎代表处的全力支持下,最终成功与这家欧洲高端百货达成了首个长期专柜合作意向!

根据意向,首批将在“卢森堡画廊百货”位于巴黎和布鲁塞尔的两家旗舰店内,为“锦绣”开设一个约十五平米的专柜,试销期为六个月。这虽然不是大规模开店,但却是“锦绣”产品首次进入欧洲主流高端零售渠道,其象征意义和潜在的品牌提升效应,远超那几十平米的柜台面积。

这个消息传回国内,之前那些对“放缓”策略感到失望的激进派管理层,也终于看到了新路径下的实质性突破,转而开始全力支持苏晚调整后的战略。

苏晚抚摸着那份来自巴黎的合作协议传真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而欣慰的笑容。战略调整的正确性,得到了市场的第一次有力验证。“小众高端、文化先行、渠道合作”这条路,虽然看似步伐放缓,却更加稳健,更加贴近“锦绣”现阶段的实力与目标。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方向已然指明,脚步也更加踏实。接下来的征程,将是沿着这条聚焦的路径,深耕细作,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