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七零锦绣小农媳 > 第26章 第一家专卖店

第26章 第一家专卖店(1 / 2)

“内外兼修,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将“锦绣”这架庞大的机器彻底唤醒,驶入了一条充满挑战却也无限可能的全新赛道。当外贸部的员工们依旧在为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新订单忙碌,当生产车间的机器依旧为了满足百货公司的供货需求而轰鸣时,一支精干的小分队,已经在苏晚的亲自指挥和林长河的全力保障下,悄无声息地开赴省城,为了那个宏伟蓝图中的第一块基石——第一家“锦绣”品牌专卖店——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拓荒。

苏晚的事业首次从机器轰鸣的工厂,转移到了繁华喧嚣的都市商业街。这是一个全新的战场,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选址。

在苏晚的构想中,第一家店必须一炮而响,位置至关重要。它必须位于省城最繁华、最具标志性的商业核心区,不仅要客流量大,更要能匹配“锦绣”想要树立的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

赵晓明和周文斌带着初步筛选出的几个备选地址资料回来时,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

“苏厂长,符合我们要求的铺面……要么面积太小,要么位置偏了些。真正核心地段,比如中山路、解放碑那边,要么是国营百货和老字号占着,根本腾不出地方;偶尔有一两个私人放租的,那租金……”赵晓明递上一份租赁意向书,上面的数字让见惯了大额外贸订单的苏晚也微微蹙眉。

那租金价格,几乎是当时普通商铺的三倍以上,而且要求一次性支付一年的租金,这对于正在多处用钱的“锦绣”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沉甸甸的现金支出。

“而且,房东很硬气,几乎没什么谈判余地。”周文斌补充道,“看中的不止我们一家,还有几家南方的公司和本地的个体户也在接触。”

苏晚没有立刻做决定。她带着林长河,花了两天时间,亲自用脚步丈量了省城最繁华的几个商业区。她站在人流如织的十字路口,观察着不同年龄段、不同穿着打扮的行人走向,计算着潜在客流的质量和消费意愿。她对比着不同地段商铺的展示面、周边业态的匹配度。

最终,她的目光锁定在了中山路中段,一个坐北朝南、拥有宽敞玻璃幕墙(在当时极为罕见)的两层转角铺位。这里正对省城最大的市民广场,毗邻省城百货大楼和几家老字号,是省城毋庸置疑的商业心脏。铺位原是一家经营不善的国营工艺品商店,刚刚迁走。

“就是这里。”苏晚站在街对面,看着那空置的、略显陈旧的铺面,眼中却仿佛已经看到了它焕然一新的模样,“位置、格局、展示面,都近乎完美。租金贵,有贵的道理。我们要的,就是这种一步到位、奠定品牌基调的效果。”

林长河站在她身旁,眯着眼打量了一下那铺位的位置和结构,又看了看川流不息的人潮和车流,点了点头:“位置是好位置。硬仗。”

他言简意赅,点明了拿下这里的好处与随之而来的压力。

面对高昂的租金和强势的房东,苏晚展现出了她作为企业家的魄力与谈判技巧。她没有在租金上过多纠缠,而是换了一个思路。她亲自约见了那位背景颇深、态度倨傲的房东,没有哭穷,也没有一味压价,而是带着精心准备的“锦绣”品牌画册、外贸订单复印件、以及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王先生,”苏晚语气从容自信,“我们‘锦绣’看中您的铺位,不仅仅是租一个门面,而是要在这里,树立起省城乃至全省服装行业的一个新标杆。我们的品牌入驻,带来的不仅仅是租金,更是持续的人气、高端的客流和崭新的商业气象。这对于提升整条街的商业品位和您这处产业的长期价值,都是有益的。”

她适时地抛出了诱饵:“我们可以接受您提出的租金,甚至可以承诺更长的租约。但是,我们希望能在装修期上获得一定的免租支持,并且,在未来的续租优先权上,能有明确的保障。”

她将一场单纯的租赁谈判,巧妙地上升到了战略合作与价值共赢的层面。房东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气场强大的女人,又翻看着制作精良、业绩斐然的品牌资料,脸上的倨傲渐渐被审慎所取代。最终,在苏晚据理力争和林长河那沉默却极具压迫感的旁站下,合同以略低于初始报价、但附带了一个月装修免租期的条件签订。

铺面拿下,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的店内管理,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远比管理车间流水线复杂。

装修设计由陈雪主导,苏晚亲自把关。她们摒弃了当时流行的柜台式、拥挤的陈列方式,大胆采用了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引入了明亮的射灯、原木色的货架、柔和的音乐,甚至在店内一角设置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区,提供免费的茶水和当季时尚杂志。整个设计理念围绕着“体验”与“服务”展开,力求让顾客走进来,就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品牌格调。

装修队是林长河通过关系找来的省城最好的一支,他几乎隔天就要从厂里跑一趟省城,盯着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设计图纸,用料扎实,杜绝任何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紧锣密鼓地展开。专卖店需要的不是普通的售货员,而是懂得服装搭配、了解品牌文化、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时尚顾问”。苏晚亲自面试,从众多应聘者中挑选了六名形象气质佳、沟通能力好、有上进心的年轻姑娘。然后,由陈雪对她们进行密集的品牌文化和产品知识培训,由苏晚亲自传授服务理念和销售技巧,甚至请了礼仪老师来指导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

“记住,你们不仅仅是卖衣服,你们是‘锦绣’形象的展示者,是顾客的时尚顾问。你们的专业和热情,直接决定了顾客对我们品牌的感受。”苏晚在培训课上反复强调。

货品管理、收银系统、会员制度……一套套全新的流程和制度在摸索中建立起来。每一个环节都在挑战着原有的经验和认知,但也正是在解决这一个个新课题的过程中,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零售团队初具雏形。

筹备的日子紧张而忙碌,充满了各种突发状况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难题。但所有人的目标明确,干劲十足。看着那个曾经空置陈旧的门面,一天天变得时尚、明亮、充满高级感,一种创造的喜悦和期待在每个人心中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