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洪荒:苟到开天,我把盘古捞回来 > 第203章 老子出题考悟性,林越轻松应答

第203章 老子出题考悟性,林越轻松应答(1 / 2)

清晨的阳光透过藏经阁的窗棂,洒在泛黄的典籍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岁月的气息。林越捧着一本《黄庭经》,坐在藏经阁一层的角落,看得格外入神。

自昨日考核通过,获得进入藏经阁的资格后,他便每天清晨都来这里借阅典籍。《黄庭经》乃道家经典,蕴含着高深的修炼道理与法门,虽然只是基础版本,却字字珠玑,对他理解大道法则有着极大的帮助。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林越轻声诵读着经文,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其中的含义。他发现,这《黄庭经》中的修炼理念,与自己体内的混沌之气有着某种契合之处——混沌之气本就是天地初始的本源能量,积精累气,正是炼化混沌之气、提升修为的关键。

就在他沉浸在经文的感悟中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林越,你对这《黄庭经》,有何见解?”

林越心中一惊,连忙转身,只见老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身着白色道袍,面容古朴,眼神中带着几分探寻。他连忙起身行礼:“弟子林越,见过老子圣人。弟子才疏学浅,对《黄庭经》的理解尚浅,不敢妄谈见解。”

老子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自己则在他对面的蒲团上坐下,温和道:“学问之道,在于交流。你不必拘谨,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我今日来此,便是想考考你的悟性——这《黄庭经》开篇‘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你如何理解?”

林越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老子对自己的考验。他沉吟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说道:“弟子以为,这句话的核心在于‘积精累气’。所谓‘精’,并非指凡俗之精,而是指修行者体内的本源之力,如先天灵气、混沌之气等;‘气’,则是指天地间的大道之气,如五行之气、星辰之气等。仙人并非天生便有神通,而是通过不断积累本源之力,吸收天地大道之气,逐步炼化,最终才能成就真仙之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弟子自身,体内有少许混沌之气,若想提升修为,便需不断吸收先天灵气,与混沌之气融合,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境界。这过程没有捷径,只能循序渐进,脚踏实地。”

老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了点头:“你能将经文与自身修行结合,倒是难得。那我再问你,‘积精累气’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气散精耗’?”

这个问题更为深入,考验的是对修行细节的把控。林越思索片刻,想起自己在混沌中修炼时的经历,说道:“弟子认为,关键在于‘守一’与‘调息’。‘守一’便是守住本心,专注于修行,不被外界干扰,让灵气在体内按照固定的路线运转,不致紊乱;‘调息’则是控制呼吸节奏,让吸入的天地之气与体内的本源之力完美融合,避免因呼吸急促导致灵气外泄。弟子在混沌中修行时,曾因外界环境狂暴,多次出现灵气紊乱的情况,后来便是通过‘守一调息’,才稳住了修为。”

老子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不错不错。‘守一调息’,正是避免气散精耗的关键。很多修士修行急于求成,忽略了这一点,导致修为虚浮,难以稳固。你能从实战经验中总结出这些道理,悟性确实不错。”

他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枚古朴的玉简,递给林越:“这是《玄白太清法》的残篇,其中记载了我对‘阴阳平衡’的一些感悟,对你炼化混沌之气、提升修为或许有帮助。你且拿去研读,若有不懂之处,可随时来问我。”

林越双手接过玉简,心中满是感激:“弟子多谢老子圣人赏赐!弟子定当好好研读,不负圣人期望!”这《玄白太清法》乃老子的核心功法之一,哪怕只是残篇,也蕴含着高深的大道至理,对自己的帮助之大,难以估量。

老子微微点头,又叮嘱道:“修行之路,贵在坚持与感悟。不要只注重修为的提升,更要理解大道的本质。你身上有盘古圣人的气息,或许未来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好好努力吧。”说完,他便身形一晃,消失在藏经阁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林越捧着玉简,心中久久无法平静。老子的话,不仅解答了他修行中的疑惑,更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身上有盘古的气息?这是否意味着,自己与盘古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他迫不及待地将精神力注入玉简,《玄白太清法》残篇的内容瞬间涌入脑海。玉简中记载的“阴阳平衡”理念,让他茅塞顿开——混沌之气本就蕴含阴阳二气,此前他炼化时,只是一味地吸收融合,却忽略了阴阳二气的平衡,导致修为提升虽快,却隐隐有些不稳。而《玄白太清法》中记载的方法,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让他的修为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