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着这股优势,硬是把郭氏酒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从七成死死压到了不足三成,如今在本地黄酒市场,夜难忘早已稳稳坐住了头把交椅!
郭氏酒业如今还能勉强撑着,全靠外地市场在苦苦支撑。至于王猛的夜难忘没能冲出本地,说到底还是大环境的问题。
现在白酒文化太盛,茅子的价格被炒得翻了又翻,作为国酒之一的黄酒反倒成了冷门。
再加上年轻一代没养成喝黄酒的习惯,品牌宣传又没跟上,导致黄酒的市场接受度一直上不去,这才让他的黄酒暂时困在了本地。
经销商主动上门提货,王猛自然不会客气,还顺势跟他们商量,正好蚕蛹要运到省道装车,你们顺路帮忙带一批,运费好说。
这么一来二去,基地的运力压力瞬间减轻了不少,之前堵在心口的难题,竟就这么轻松化解了。
解决了运力问题,王猛又把目光投向了修路。
光靠清溪村自己人,进度还是太慢。
他干脆让人去周边几个村子贴出招募启事。
招临时工,一天二百块,每天只干五个小时。
消息一传开,周边的村民们简直跟疯了一样,争先恐后地往招募点跑。
“一天二百!就干五个小时!平均下来一个小时四十块!这活儿…… 狗都不干?我干!狗不干我干!别跟我抢,我第一个报名!”
“我这把年纪,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挣二百块补贴家用,比啥都强!”
“我之前在周边村子、镇子到处找零工,当小工一天也就百来块,还得天没亮就出门,天黑透了才回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这活儿,又轻松钱又多,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临时工的问题轻松解决。
有了这些帮手,清溪村的运力彻底没了后顾之忧,修路的进度也肉眼可见地加快了。
虽说人工成本比之前多了些,但王猛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心里却格外踏实。
这不仅解了清溪村的燃眉之急,还变相帮周边村民多了条挣钱的路子,也算是为乡里乡亲做了点实事。
……
但一周时间很快过去后。石牛村的村民们慌了。说好的,一周后进入霉雨季的。说好的,清溪村人力成本扛不住的。
可一周过去。清溪村这边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一切都有条不紊进行着。
最要命的是,他们处于上游,整整截流断水一周了。眼瞅着庄稼跟水产就要凉凉了。村民们坐不住了。又一次找上村委,问要扛到什么时候。
一大早,黑压压一片村民们都齐聚在村委会门口。为首的是一个精瘦汉子。汉子叫彭祝飞,在村子里靠种植果苗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