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尘渊一剑废屠烈的余波,在北域持续发酵,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至每一个角落。青玄宗山门之外,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份宁静之下,涌动的暗流却愈发湍急、冰冷。
宗门内部,劫后余生的喜悦逐渐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凝聚的向心力以及对未来的隐忧。墨尘渊的独居小院被列为禁地,由周远山亲自布下禁制,并由执法堂弟子日夜轮守,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
小院静室之内,墨尘渊屏息凝神,并未急于冲击境界。他深知,此前一战,看似风光,实则险象环生。强行催动远超自身负荷的“太初寂灭剑意”,不仅耗尽了积累,更牵动了道基与神魂的旧伤,尤其是与“魔种”那危险平衡,已然出现了细微的偏移。
“力量……还需更强的力量,以及……更绝对的掌控。”他内视着体内那泾渭分明却又相互制衡的紫金帝源与暗金魔元,眼神深邃。
他首先将心神沉入《太初衍道诀》的玄奥经文之中。此番生死搏杀,尤其是最后那引动太初、归于寂灭的一剑,让他对这篇无上道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并非单纯的修炼法门,更像是一部阐述宇宙本源、万物生灭的“道书”。其核心,在于“衍化”与“归墟”的循环。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经文在心间流淌,他不再局限于汲取灵气壮大己身,而是开始尝试引导体内力量,模拟那太初之气,调和阴阳,平衡帝源与魔种。这个过程极其微妙与凶险,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是道基崩毁,万劫不复。
但墨尘渊的心志,历经两世磨砺,早已坚如磐石。他以那丝微弱的帝魂本质为灯塔,稳守灵台清明,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紫金气流与暗金魔元,在《太初衍道诀》的总纲框架下,进行着极其缓慢的碰撞、交融、衍化。
渐渐地,他丹田气海之中,那原本略显黯淡的帝源道基,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紫金色的光芒不再仅仅是煌煌正大,更内敛了一丝混沌的意蕴,仿佛能包容万物。而其阴影面的“魔种”,跳动的频率也似乎与道基主体的光芒闪烁达成了某种诡异的同步,不再那般躁动不安,反而如同蛰伏的暗影,成为了道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种平衡下的“和谐”,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他吸收炼化灵气的速度陡然加快,体内经脉在那蕴含着一丝太初本源气息的灵力滋养下,修复速度倍增,甚至变得更加宽阔与坚韧。原本停滞不前的淬体境五重瓶颈,开始松动。
然而,就在墨尘渊沉浸于这种玄妙的悟道状态,即将引导力量冲击淬体境六重之时——
一丝极其隐晦、冰冷、带着惑乱心神意味的无形波动,如同最狡猾的毒蛇,悄无声息地穿透了周远山布下的禁制,绕过了外面执法弟子的感知,精准地侵入了静室,朝着墨尘渊的识海缠绕而来。
这波动并非直接的攻击,更像是一种诱导,一种引动内心负面情绪、放大心魔的低语。它编织出虚幻的景象,试图在墨尘渊最不设防的悟道关头,侵蚀他的道心!
静室角落的阴影,似乎比别处更加浓郁了一丝,一道完全与黑暗融为一体的模糊虚影,正遥遥对着墨尘渊,施展着某种诡谲的秘法。
“蚀心幻境,引!”
虚影心中冷笑,这是“暗域”秘传的蚀心之术,专攻修士心神弱点。他就不信,一个少年,经历如此多厮杀与压力,内心会毫无破绽!只要引动其心魔,便可无声无息地在其道基上种下“蚀心之种”,届时,此子生死,便由“暗域”掌控!
果然,墨尘渊眉头微微蹙起。
在他的感知中,静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燃烧的帝宫废墟,是忠臣陨落前不甘的怒吼,是苏清漪(洛璃仙尊)那绝情而冰冷的剑光,是屠烈嚣张的辱骂,是外界无数贪婪觊觎的目光……种种负面记忆与情绪,被无形放大,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意识!
恨意、杀意、暴戾、不甘……种种情绪开始沸腾,试图引动他道基深处的“魔种”彻底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