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张合的獠牙(2 / 2)

“将军,”一名副将有些疑惑,“我军势大,何不直接强攻?蜀军立足未稳,一鼓可下!”

张合冷笑一声,目光阴鸷地看着那座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孤寂的山头:“强攻?为何要强攻?马谡小儿自作聪明,自寻死路,将全军置于绝地,我何必浪费儿郎们的性命去硬碰?山上无水,便是他最大的死穴!我等只需围住,断其水道,严密封锁。不出三日,山上蜀军必然焦渴难耐,军心涣散!届时,或可迫其投降,或待其崩溃下山逃窜时,半途击之,便可全歼这股蜀军,不费吹灰之力!”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况且,我要让山上的马参军,好好体验一下,他熟读的兵书上,有没有记载缺水下渴的滋味!也让蜀军看看,他们这位‘熟读兵书’的主将,是如何将他们带入死地的!”

众将闻言,皆心服口服,齐声道:“将军妙算!”

魏军立刻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戴陵率部迅速在官道上展开,砍伐树木,挖掘壕沟,树立栅栏,一座坚固的营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王平营寨对面拔地而起,彻底封死了谷地通道。

而张合亲率主力,步骑配合,如同展开的黑色潮水,沿着南山山脚,迅速完成了合围。魏军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同样开始构筑简易的围困工事,设置哨卡,尤其是牢牢控制住了山下那条生命之源——溪流。魏军士兵甚至在溪边插上旗帜,明目张胆地取水饮用,嬉笑之声隐约可闻,这对山上缺水的蜀军而言,无疑是心理上的巨大折磨。

山上,蜀军大营。

马谡原本期待着魏军到来后,仰攻山头,被他以滚木礌石和元戎连弩杀得片甲不留的场景。然而,他等来的,却是魏军井然有序的围困和对面官道上那迅速成型的、如同铁闸般的营垒。

看着山下魏军忙碌的身影和那面迎风招展的“张”字大旗,马谡脸上的自信和笑容渐渐凝固了。魏军没有如他预想的那样发动进攻,这让他蓄力已久的一拳仿佛打在了空处。

更让他心头逐渐发沉的是,负责后勤的军需官匆匆来报:“将军,山上存水本就不多,仅够全军一日之用。如今下山取水之路已被魏军彻底封锁,这……”

士兵们也开始骚动起来,看着山下魏军肆意取水,而自己唇干舌燥,一股不安的情绪开始在营中蔓延。

“慌什么!”马谡强自镇定,呵斥道,“魏军不过是虚张声势!待我寻机破敌!”

他走到营寨边缘,向下望去,只见魏军营垒森严,旌旗密布,将下山之路围得水泄不通。那冰冷的金属反光和肃杀的气氛,与他之前想象的“势如破竹”截然不同。一股寒意,不知不觉地从他心底升起。

直到此时,他才隐隐意识到,王平的苦谏,或许……并非全无道理。自己这“居高临下”的妙计,似乎……将自己和这八千将士,送上了一条绝路。

然而,此刻醒悟,为时已晚。

张合的獠牙已经亮出,冰冷的死亡绞索,正在缓缓收紧。街亭的命运,乃至整个北伐的命运,都已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