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岐山烽火(2 / 2)

曹魏方面,包括辅政大将军曹真在内,都判断蜀汉主力会沿褒斜道或子午道直扑关中,重兵皆布防于长安周边。对于祁山方向的防御,相对薄弱。他们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竟会舍近求远,选择这条看似迂回,实则直插陇右腹地的路线!

蜀军的出现,完全打乱了魏军的部署。陇右各郡,兵力空虚,守备松懈。

兵锋所向,势如破竹!

南安郡太守首先顶不住压力,听闻蜀军主力已过祁山,又有名震天下的诸葛亮和陈到亲至,自忖无法抵挡,竟直接开城投降!

消息传开,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天水郡太守马遵,本欲抵抗,但其麾下参军姜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等年轻官吏,早已对曹魏统治不满,又久慕诸葛亮之名,见蜀军势大,竟联合起来,逼走马遵,大开城门,迎接诸葛亮大军入城!尤其是那名叫姜维的年轻参军,胆识过人,言辞恳切,令诸葛亮一见便心生喜爱。

紧接着,安定郡太守见南安、天水皆降,自知独木难支,为了保全性命和家族,也选择了献城归顺。

短短十余日间,陇右五郡(南安、天水、安定、陇西、广魏)已有三郡传檄而定!蜀军兵不血刃,便取得了大片土地和人口!

诸葛亮治军严明,下令不得扰民,秋毫无犯。所到之处,安抚百姓,任用降官,迅速恢复秩序。陇右百姓久受曹魏统治,对“汉室正统”本有期待,又见蜀军纪律严明,与传说中凶神恶煞的形象截然不同,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蜀军大营,中军帐内。

捷报频传,众将脸上皆洋溢着兴奋之色。

魏延更是按捺不住,请战道:“丞相!大将军!陇右震动,魏军胆寒!末将愿率一支精兵,乘胜追击,直取陇西郡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若能攻克上邽,则陇右大局定矣!”

诸葛亮与陈到对视一眼,陈到微微点头。

诸葛亮羽扇轻摇,沉声道:“文长所言,正合我意。上邽乃陇西重镇,连接凉州与关中,必须拿下!文长,着你率本部兵马,并增调五千精锐,即日出发,兵围上邽!我与大将军率主力随后便至!”

“得令!”魏延大喜,领命而出。

陈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向上邽的位置,对诸葛亮道:“丞相,上邽一下,凉州便成孤悬之势。届时,或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说降凉州诸羌及刺史,则我军声势更壮!”

诸葛亮颔首:“叔至思虑周详。待上邽战事一定,便行此事。”

他望向帐外,目光似乎穿透了营帐,看到了那片广袤的陇右大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祁山烽火已燃,就看这燎原之势,能否烧到长安城下了!”

蜀汉的旗帜,在祁山道上高高飘扬,初战的顺利超乎想象。

然而,陈到和诸葛亮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曹魏绝不会坐视陇右丢失,激烈的反击,即将到来。

而上邽,将成为北伐第一阶段的关键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