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比较持重,补充道:“大将军所言极是。然北伐乃倾国之事,需计出万全。粮草辎重,进军路线,将领调配,皆需详细筹划。且东吴态度未明,虽有利陵和约,仍需防其趁火打劫,或坐观成败。”
费祎也道:“文伟(蒋琬字)公所虑甚是。内部也需统一思想,陛下龙体虽愈,是否适宜此时发动大战?朝中恐亦有不同声音。”
诸葛亮显然早已深思熟虑,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前,沉声道:“文伟、文伟(费祎字)所虑,皆在情理。然机遇稍纵即逝!曹丕新丧,魏国举国居丧,军心民心未附,此天赐之机,若待其内部理顺,幼主坐稳,司马懿等彻底掌控权柄,则北伐难矣!”
他手指点向舆图上的祁山方向:“我军战略,仍以出祁山,取陇右为要。得陇右,则可断凉州与关中联系,亦可获取战马,威胁长安!此乃堂堂正正之师,亦是攻敌必救之处!”
然后他看向陈到:“叔至,你既总督中外军事,北伐主帅,非你莫属。需即刻着手,拟定详细方略,调配诸将,整训兵马,囤积粮草于汉中!力求在明年开春,冰雪消融之后,便能誓师出征!”
“至于东吴,”诸葛亮目光微冷,“可遣使再往,陈说利害,重申盟好,即便其不能出兵相助,也需使其承诺按兵不动,至少,不能在我北伐之时,背后插刀!”
“朝中之事,陛下那里,我自会去奏明陈情。统一思想,排除异议,乃我与诸公之责!”诸葛亮语气坚定,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陈到心潮澎湃,拱手肃然道:“丞相放心!到必竭尽所能,拟定完善方略,整军经武,确保北伐一举成功!不负陛下与丞相重托!”
蒋琬、费祎见诸葛亮与陈到意志如此坚决,也知时机确实难得,齐声道:“我等必同心协力,助丞相、大将军完成北伐大业!”
诸葛亮回到案前,提起笔,目光锐利如剑:“好!那便如此定策!速召相关文武,详议北伐诸事。此乃天赐良机,亦是我大汉国运转折之关键!此番北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笔下似乎不再是普通的文书,而是吹响向曹魏进军的号角,是为篡汉逆贼敲响的丧钟!
曹丕之死,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蜀汉高层激起了北伐的狂澜。
一个由诸葛亮运筹帷幄、陈到挂帅出征的全新北伐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历史的车轮,在陈到这个穿越者的推动下,正加速朝着一个未知而又充满希望的方向碾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