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铸剑(2 / 2)

“此事关乎国运,需慎之又慎。”

陈到接口,“已命‘夜枭’营派出好手,混入招贤馆,暗中甄别背景,严防曹魏、东吴细作混入。宁错过,毋错纳。”

两人语速极快,一问一答,一策一应,将内政、军事、人才、谍报诸事梳理得条清缕析。

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决策都如同精密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嵌入蜀汉这架开始加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中。

---

车骑将军府,校场。

往日里令人胆寒的皮鞭呼啸声和惨叫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喘息、铁甲碰撞的轰鸣,以及张飞那依旧洪亮、却不再充满暴戾的吼声。

“没吃饭吗?!腰杆挺直!盾牌顶住!想象前面就是东吴狗贼的枪阵!给老子撞过去!”

张飞本人竟也顶盔贯甲,手持一面巨盾,如同移动的铁塔,亲自在军阵中示范、冲撞!

他不再远远地坐在将台上饮酒鞭笞,而是与士卒一同滚打在泥泞中。

那些曾被鞭笞、对他畏如虎狼的士卒,此刻看着与他们一同摸爬滚打、汗流浃背的主将,眼神中的恐惧渐渐被一种讶异和微弱的信服所取代。

“将军…您的枪…”

一名亲兵小心翼翼递上他的丈八蛇矛。

张飞却一把推开,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泥浆,吼道:“练!都给老子练!练不好阵型,碰都别碰兵器!”

“叔至说了,战场上是狼群撕咬,不是独虎发威!个人勇武顶个屁用!配合!阵型!纪律!才是以少打多的硬道理!”

“谁再给老子掉链子,今晚别吃饭了,给老子跑校场二十圈!”

虽然依旧粗豪,却不再是单纯的惩罚,而是带着明确的操练目的。

不远处廊下,关羽一袭青袍,静静伫立。

他看着校场上脱胎换骨般的张飞,看着那些虽疲惫却眼神渐亮的士卒,丹凤眼中神色复杂。

他下意识地想抬起右臂,那曾经挥动青龙偃月刀、如今却依旧绵软无力的手臂,只抬起一半便无奈垂下。

一丝落寞闪过,随即又被更深沉的坚毅取代。

他转身,默默走向府中书房。

那里,堆满了陈到送来的各地舆图、兵法摘要,以及关于东吴水军战法、江防要塞的详细分析。

刀暂时提不起,但脑子,必须更快地转起来!

---

皇宫,思贤阁。

刘备站在那幅巨大的《大汉疆域图》前,手指缓缓划过长江沿线,最终停留在秭归、夷陵一带。

他的目光沉静,却蕴含着即将喷发的火山。

“陛下,各地春耕已近尾声。新式农具推广顺利,匠作司呈报,新一批劲弩、铠甲月底即可交付汉中。”

诸葛亮的声音在一旁平静响起。

“招贤馆本月又得中原落魄士子十七人,其中三人通晓河工,已派往都江堰。”

陈到补充道,“白毦‘血刃’、‘影刺’二营,已轮换三批潜入荆州,焚毁吴军小型粮仓四处,刺杀吴军低级军官十一人。”

“东吴沿江守军,风声鹤唳,巡逻兵力增加三成。”

刘备缓缓转过身,脸上看不出喜怒:“江东可有反应?”

“孙权连发三道诏令,严斥沿江守将,又派使者前往洛阳,似有向曹丕求援之意。”

诸葛亮道,“然曹丕正忙于镇压境内叛乱,仅以言辞敷衍。”

“他在拖,也在看。”

刘备的声音冰冷,“看朕,何时会忍不住挥师东进。”

“他在等我们露出破绽,我们亦然。”

陈到目光锐利,“白毦的‘牙’正在越长越锋利,我们的粮仓正在越来越满。现在比拼的,是耐心,是谁先犯错。”

刘备沉默片刻,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辽阔的江东之地,手指重重一点!

“那就让朕看看,是孙仲谋的江防更硬,还是朕的剑…磨得更利!”

“传诏:加大从南中收购战马的力度!命李严,加快永安、白帝城粮仓扩建!”

“命关羽,将禁军中善水者单独编练,熟悉舟船!”

“诺!”

阁内烛火跳动,映照着三人沉毅的面容。

复仇的火焰从未熄灭,只是在风暴来临前,被强行压入熔炉,煅烧着更坚韧的筋骨,更锋利的刃口。

蜀汉的战争机器,在短暂的沉寂中,正发出令人心悸的低沉轰鸣,等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