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灯火长明(2 / 2)

“从今往后,点化之权,不下诏令,而生于民愿。灵戍司之责,非是缔造神兵,而是守护大夏每一寸土地上,自发燃起的人心之火。”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望向殿外跪着的数万西戎俘虏。

“所有西戎俘虏,尽数编入垦荒队,于西境边陲,授田建村,赐名——归骨乡。”

归骨乡!

这三个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司马昭南等一众知晓内情的谋臣心上。

那正是西戎大汗乌蒙,在弥留之际,于梦中声声呼唤的故乡之名!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但这一次,诛的不是敌人的心,而是战争的根。

司马昭南缓缓直起身,苍老的眼眸中第一次浮现出难以言喻的动容,他低声喃喃:“陛下此举,诛心……胜于诛身。”

深夜,月华如水。渊瞳池畔,只余凤无涯一人。

她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上面记录着此次战役中,为传递军情而被西戎凶魂战阵摧毁的三十六座烽燧的名录。

这是三十六个沉默的英雄。

她松开手,任由那帛书沉入幽深如渊的池水。

水面没有泛起涟漪,反而像一面镜子,缓缓浮现出奇异的影像。

那三十六座烽燧熄灭的燧心,并未真正消亡,它们化作了三十六颗游离的火种,如流萤般四散飞去。

一颗,潜入了安禾村一户农家新筑的灶膛;一颗,钻进了一名学童负在背上的书包;还有一颗,融入了织女手中飞速穿梭的织机梭子里……

点化之力,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自我繁衍,悄然融入大夏的血脉之中。

凤无涯轻抚着心口那道早已愈合的旧伤,那里曾是她作为“火种”的源头。

她低声自语,仿佛在对过去的自己告别:“我不再是唯一的火种……而是第一个,守护火的人。”

同一时刻,巍峨的宫墙之巅,连璟临风而立。

他的目光,正投向京城各处,那些作为灵脉新节点的启明分台,正依次亮起,如星辰落入凡间。

他摊开手掌,掌心那道狰狞的道胎裂痕,不知何时已经完全愈合,取而代之的,是一行熠熠生辉的全新铭文——“愿随灯往”。

万年之前,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他终于忆起,自己并非被强行烙上“反灵契印”,成为那个绝望的封印枢纽。

而是他主动请求,以身为祭,化作轮回之锁的一环,只为在万年之后,当新的变数出现时,能有一个从内部亲手打破这永恒监牢的机会。

凤无涯,便是那个变数。而如今,这变数已成燎原之势。

连璟转身,望向渊瞳池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笑意。

“这一次,我不是殉道者……是同行者。”

三日后,天地骤变。

大夏境内,早已被遗忘的九处“灵启遗骸”坐标,在同一瞬间发出剧烈的震动。

西南十万大山深处的葬文谷,那块万年无人能解的无字黑碑之上,在原有的九个古字之后,竟缓缓浮现出第十个血色大字——

“继”。

而在极北冰渊的最深处,那被无尽黑暗笼罩的王座上,一声低笑再度响起。

只是这一次,笑声中再无半分嘲讽与轻蔑,反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是……敬畏。

“第二枚钥匙……熔断了。”

“他们不是在逃出轮回……他们,是在重铸规则。”

话音落下,虚空微颤。

一块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记载过的,通体莹白的碑石碎片,自虚无中缓缓升起。

它无视空间与距离,划破天际,朝着大夏国境的方向,疾速飘来。

一场席卷整个天地的风暴,已然拉开序幕。

大夏的国境线上,正有一位意想不到的信使,携着全新的变数,即将叩响帝国的门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