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云笠窥天,灵诏暗织。(2 / 2)

云层之上,那戴着竹笠的身影猛然一震,似乎从未想过,一只他眼中的“蝼蚁”,竟敢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反击。

“凡人,竟敢反噬天机?”

一声冷漠而略带惊异的低语响起。

他手腕一翻,便欲切断那根金线。

然而,一切都晚了!

那道血色禁咒已顺着金线,蔓延至他手中的玉尺,并以摧枯拉朽之势,钻入了他宽大的袖袍之中!

袖中,一本不知由何种材质制成的名册,正散发着幽光。

册页上,罗列着数十个闪烁着微光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即将被抹除的“待灭王朝”。

而此刻,名册末尾,刚刚浮现不久的“大夏”二字,竟轰然燃烧起来,化作一团血色的烈焰,疯狂吞噬着周围的秩序符文!

“放肆!”

云笠客终于动怒,冷哼一声,挥袖便欲遁入更深的虚空。

可就在此时,一股他从未感受过的、来自凡间的恐怖拉扯力,竟死死地锁住了他!

他猛然回首,目光仿佛穿透了万界,看到了皇宫深处,那个本该沉睡的道胎——连璟,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双眼。

连璟隔着无尽虚空,与他对视,双手缓缓结出一个古老而神圣的法印,口中吐出淡漠却又重若神山的话语:

“你们,曾经封印过一座神国……这一次,轮到我们了。”

云笠客的身影剧烈一晃,终究是挣脱了那股束缚,消失在云海深处。

寒鉴池畔,凤无涯闷哼一声,意识回归本体,一缕鲜血自唇角滑落。

但她的眼中,却没有丝毫痛苦,反而燃烧着凛然的笑意。

第一回合,她赢了。

她拭去唇边的血迹,从袖中取出一枚漆黑如墨、却又隐隐流转着星光的珠子。

那是她用渊瞳的碎片,耗费巨大心力炼成的“反谛珠”。

“水姬。”

水姬上前,凤无涯屈指一弹,那枚反谛珠便化作一道流光,精准地嵌入了水姬的额心。

“从今往后,寒鉴池,不再只是祭祀之所。”凤无涯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它将是朕的‘天机镜台’,为朕监察九天十地!”

水姬的身躯微微一颤,双目之中,瞬间泛起璀璨的银色光芒,仿佛能洞穿虚妄。

她额心的反谛珠与整个寒鉴池的水脉连为一体,低声诵念道:“回禀陛下,灵诏已织三十六道,覆于九域之上。若再有天外之人行窥探之事……必遭镜台反噬,魂飞魄散!”

她顿了顿,声音变得更低,带着一丝明悟:“陛下,他们称您为‘逆序者’,是因为……您打破了‘凡人不得自主觉醒’的万古天规。”

数日后,新晋的太史令司马昭南,向女帝呈上了他呕心沥血编纂的新着——《渊冕录》。

凤无涯随手翻开,其中一页赫然写道:“渊冕祭当日,天降异光,帝都万民,皆见云端之上,有一顶无上王冠虚影,聚而不散,是为大夏天命之兆。”

凤无涯合上书册,发出一声轻笑。

“他们以为仙界高高在上,执掌天命?”她喃喃自语,目光却望向了北方那片深邃的星空,“却不知,朕已织网于九霄之上。”

在那片星空的尽头,一颗根据古老星图记载,本该早已熄灭、化为死寂的古星,此刻正挣脱了宿命的枷锁,悄然绽放出第一缕复苏的光芒。

而在某个不为人知的云端界域,一顶古朴的竹笠边缘,一道细微的裂痕,正不受控制地缓缓蔓延,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从最坚固的内部,一寸寸撕开。

这一场交锋,似乎以窥探者的狼狈败退而告终。

寒鉴池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甚至比以往更加澄澈,在反谛珠的镇压下,池水宛如一块浑然天成的巨大黑水晶,深邃而神秘。

凤无涯站在观星台上,俯瞰着自己的杰作。

那张窥视大夏的天网被暂时撕裂,反制的镜台已经筑成,一切,似乎都已尽在掌握。

然而,她那双洞悉万物的凤眸深处,却始终没有完全放松。

因为她知道,猎人或许会因为受伤而暂时退却,却绝不会轻易放弃猎物。

那个被烙印在池底的“天机印痕”,虽然被反谛珠的力量暂时压制,却并未消失。

它就像一颗钉入大夏命脉深处的毒钉,纵然一时无法发作,却终究是心腹大患。

夜色渐深,万物沉寂。

那片静如止水的寒鉴池,在月光下反射着幽冷的光泽。

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那么正常。

可就在这份极致的宁静之下,池水最深处,在那枚“天机印痕”被镇压的核心之地,一种比水更冷、比夜更沉的寂静,正在悄然凝聚,仿佛在酝酿着一场更为彻底的、截然不同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