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归途(2 / 2)

他试图反抗,试图重拾那份属于帝王的尊严,但百年的囚禁与孤独,已如跗骨之蛆,侵蚀着他的意志。

直到某夜,一阵极其细微的波动,仿佛穿越了无尽空间,从遥远的北方传来。

那波动不似灵力,更像是一种共鸣,仿佛千万战魂在齐声低吟,带着解脱与归顺的意味。

静坐的连璟猛然睁开了双眼!

他那双深邃的瞳孔中,一簇幽蓝色的火焰骤然掠过,整个听雪斋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数分。

他失声脱口,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北境……有人收服了上古战魂?”

这绝不可能!

那是超越凡俗的力量,是怨念与死亡的集合体,怎会向生者臣服?

很快,沈昭华的密报便送到了凤无涯的案头:听雪斋那位,近日频繁向宫人询问边关战况,尤其对“寒骨祭坛”一事,更是刨根问底。

凤无涯看着密报,唇边笑意渐深。

她不动声色,只命人送去了一本伪造的《北征实录》。

书中将战况描绘得惨烈无比,刻意夸大了她本人如何被寒尸翁逼入绝境,险些丧命,最后全赖“天降异象,霜雪倒卷”,才侥幸逆转了战局。

三日后,听雪斋内传来器物碎裂之声。

连璟将那本《北征实录》撕得粉碎,对侍奉的宫人冷笑道:“骗我?天降异象?那等层次的怨灵,岂是区区天地异象可以慑服?不过是些糊弄凡人的鬼话!”

他嘴上说着不信,但那双闪烁着幽蓝火焰的眼中,却闪过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剧烈震动。

凤无涯得知他的反应,只淡淡一笑。鱼儿,已经上钩了。

她不急于相见,反而下达了一道更令帝都百官费解的命令。

命霜戎卫次锋,率领五卫精锐南下,沿途“清扫匪患,护驾回都”。

这支冰甲之师一动,整个煌朝北方都为之震颤。

他们踏雪无痕,行军时悄无声息,宛如幽灵;他们出手时,瞬杀敌探,只见寒光一闪,敌人已化作冰雕。

沿途百姓见此神迹,无不跪地膜拜,惊呼“神兵降临”。

而那些盘踞山林的盗匪,甚至一些蠢蠢欲动的地头蛇,在听闻霜戎卫的名号后,竟一夜之间作鸟兽散,闻风丧胆。

当这支散发着死亡与凛冬气息的队伍抵达帝都郊外时,连璟终于无法再安坐于听雪斋。

他登上高耸的城墙,遥遥望去。

只见那队列最前方的冰甲战士,周身竟萦绕着肉眼可见的寒风,他们每一步踏出,脚下的土地都会凝结出一层薄霜。

他们不像是在行走,更像是在驾驭着寒风,宛如传说中自九幽而来的霜神降世。

连璟的呼吸,在这一刻几乎停滞。

他瞳孔紧缩,死死盯着那些战士,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震撼与一丝恐惧:“她……她竟然真的做到了……她竟能点化死亡本身?”

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凤无涯现身于城门之外。

她没有乘坐象征皇权的銮驾,也未着华丽的帝袍,仅一身素色常服,长发由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身后只跟着沉默如影的烬影,以及那位浑身散发着刺骨寒意的霜戎卫次锋。

她抬头,目光越过千军万马,越过厚重的城门,精准地落在了城墙上那个孑然而立的男子身上。

“朕带回来了些东西。”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不是战利品,是新的臣民。”

话音落下的瞬间,她身后的霜戎卫次锋“铿”的一声,单膝跪地,身上那副宛如万年玄冰铸就的铠甲,在日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辉,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城墙之上,连璟久久不语,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

许久,他忽然笑了,那笑声中带着三分自嘲,七分不甘:“陛下好手段。收服了一个祭坛的亡魂,便以为能驾驭整个轮回了吗?”

凤无涯迎风而立,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看透古今。

“不,”她缓缓开口,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朕要做的,是让这轮回,从此由朕来定。”

风卷起她的衣袂与墨发,那一瞬间,天地间仿佛有朱鸾虚影一闪而逝——那是煌朝至高无上的诏书所化的异象。

帝都城门前的对峙,以女帝一句石破天惊的宣言告终,天下为之震动。

然而,无人知晓,在这场决定煌朝未来走向的交锋落幕时,远在北境的寒骨祭坛废墟深处,那被千万战魂和无尽霜雪掩盖的根基之地,正悄然发生着另一场无人见证的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