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你这……是干啥呢?”
一个钓友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哦,厨师的习惯。”
陈念随口解释了一句。
“这样处理一下,鱼肉里的血能放干净,吃起来没那么腥。”
“杀鱼算是基本功。”
众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怪不得。
陈念拍了拍手上的水渍,拎起那条大鲤鱼的尾巴,掂了掂。
“差不多四十一斤。”
“今天晚上有口福了,回去炸鱼块吃。”
说着,他便准备将鱼放进自己的鱼护里。
“哎,兄弟,等等!”
旁边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人突然开口拦住了他。
“这么大的鱼,不称一下多可惜啊。”
陈念本来想说不用那么麻烦。
可看到对方一脸热切的表情,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这有秤,专业的!”
中年男人献宝似的从自己的钓鱼工具包里,掏出了一个手提电子秤。
他还特意把电子秤翻过来,让陈念看背面的贴纸。
上面用红色的马克笔,龙飞凤舞地写着四个大字——百钓百中。
一股浓浓的中二气息扑面而来。
陈念看明白了。
这位是个真正的钓鱼佬,装备党,仪式感爱好者。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钓上多大的鱼,就一定要用自己的秤称出精确的数字。
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接受所有人的顶礼膜拜。
这才是完整的钓鱼体验。
想到这里,陈念便不再拒绝。
“行,那就麻烦大哥了。”
“不麻烦不麻烦!”
中年男人见他同意,顿时喜笑颜开。
他从工具包里又拿出一个巨大的网兜,招呼着旁边的钓友。
“来来来,搭把手,把鱼装进去。”
几个热心的钓友立刻上前帮忙,七手八脚地将那条巨大的鲤鱼塞进了网兜里。
“我猜这条鱼肯定超过四十斤了。”
“差不多,看这体格,四十斤只少不多。”
“老林,你这秤准不准啊?”
被称作老林的中年男人,听到这话,顿时挺起了胸膛。
“那必须准啊!”
“我这秤可是花了我三百大洋,专门托人从德国带回来的!”
“买回来的时候,我还特意用我们实验室里的教学天平试过,误差绝对不超过五钱!”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网兜挂在了电子秤的挂钩上。
然后招呼着另外两个人,一人一边,合力将秤提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集在了那个小小的电子屏幕上。
屏幕上的数字开始飞快地跳动。
从三十八,一路飙升。
三十九。
四十。
最后,数字跳动的速度越来越慢,在“41.00”这个数字上,稳稳地停了下来。
四十一斤。
不多不少,正好。
周围的人群,再次爆发出了一阵惊呼。
“卧槽!真让你给说准了!”
“兄弟,你这眼睛是尺子吗?估得也太准了吧!”
那个叫老林的中年男人,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放下秤,走到陈念面前,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
“小兄弟,你是猜的,还是估的?”
陈念笑了笑。
“算是经验吧。”
“在厨房待久了,掂量食材的重量,基本上手一摸就知道个大概。”
老林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