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画师惊劫 > 第171章 钱塘潮信终有期

第171章 钱塘潮信终有期(2 / 2)

“聊以解闷罢了。”江疏影不动声色地回应,“先生此来,有何指教?”

晏几道将手中的卷册放在桌上,轻轻推到江疏影面前:“指教不敢当。只是觉得,有些消息,姑娘或许应该知道。”

江疏影疑惑地拿起卷册,展开一看,心头顿时一紧。这并非官方邸报,而是一份字迹潦草、传递着各方零散消息的密报。上面赫然记载着:

蒙古大将伯颜已至建康,催督诸军,打造战船,声势浩大。

沿江制置使赵溍弃城遁,太平、和州等城守将或降或逃,长江防线名存实亡。

传闻朝廷已遣使北上求和,然蒙古索要岁币远超往年,并要求称臣,条件苛刻……

一条条消息,如同冰冷的箭矢,射穿了她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局势,竟然已经败坏到了如此地步!长江天险已失,蒙古兵锋直指临安,而朝廷……竟然还在幻想求和!

她的手微微颤抖,几乎握不住那轻飘飘的纸卷。

“看来……朝廷是决意不肯用我带来的情报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的嘲讽。

晏几道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仿佛在自言自语:“潮信,总有定期。该来的,终究会来。非人力所能阻挡,亦非鸵鸟埋首所能回避。”

江疏影猛地抬头,看向他。钱塘潮信!他刚刚提到了潮信!是巧合?还是意有所指?他是否……知道了什么?

晏几道收回目光,看向她,眼神深邃难明:“姑娘可知,为何这临安城,如今还能有这片刻的‘宁静’?”

江疏影摇头。

“因为有人在争,有人在拖,也有人……在准备后路。”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淡漠,“求和,是贾相爷的意思,他希望能花钱买太平,至少,买他个人的太平。但朝中亦有人主战,认为当迁都闽广,凭借地利,继续周旋。而官家……摇摆不定。”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引导:“无论是战是和,是守是走,这钱塘江口,都是关键。江口若失,临安便是瓮中之鳖。所以,那里如今,可是热闹得很呐。”

江疏影的心跳再次加速。晏几道这番话,几乎是在明示她,钱塘江口是破局的关键所在!他是在指点她?还是另有图谋?

“先生告诉我这些,是何用意?”

“没什么用意。”晏几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袖,“只是觉得,姑娘既然心有不甘,或许……可以去亲眼看看。看看这帝国的最后一道门户,如今是何光景。看看那终有定期的潮信,究竟会带来什么。”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厢房。

房间里,只剩下江疏影一人,和她手中那份沉重如铁的密报,以及脑海中那幅指向钱塘江口的残局棋谱。

去看?如何去?以什么身份去?

她低头,看向自己依旧疼痛的腿,和腰间隐隐渗血的伤口。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危机四伏。

但是,潮信终有期。

她不能再等下去了。无论晏几道是善意还是恶意,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必须要亲自去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可能有父亲冤案的最终线索,可能有打破朝廷僵局的关键,更可能关系到这摇摇欲坠的王朝,最后的一线生机。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是时候,去迎接那注定要来的惊涛骇浪了。